南方访谈|狮山镇党委书记麦满良:以主战场的担当推进北向战略落地

南方+ 记者

在佛山北向战略最重要的载体,横跨两区九镇的佛北战新产业园中,狮山一镇的面积就占了约三分之一,更有4个产业园核心区在狮山。

02:13

狮山镇党委书记麦满良:以主战场的担当推进北向战略落地

“在佛山北向战略中,狮山扮演着主战场和核心区的角色。”近日,南海区狮山镇党委书记麦满良接受南方日报、南方+专访时表示,佛北战新产业园的建设为狮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重大利好。

把握机遇,狮山将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名符其实的佛山战新产业中心、华南产业高地,并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好、创新资源多的优势,为佛山北向战略落地贡献狮山雄狮力量。

狮山博爱湖航拍图。 廖明璨 摄

狮山博爱湖航拍图。 廖明璨 摄

佛山北向,狮山担当

南方日报、南方+:在佛山北向战略中,狮山如何定义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麦满良:我们认为,狮山是佛北战新产业园的主战场。原因在于,狮山面积广,在佛北战新产业园里占了180平方公里,大约是产业园三分之一的面积,在涉及的镇街里是最大的。二是规模大,狮山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市超1/6,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超七分之一,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超六分之一,是全市重要的工业中心。三是资源多,佛山唯一的大学城就在狮山,同时狮山还拥有各类创新平台17个、国家级孵化器7家、国家级众创空间5家,创新创业团队超180个,可以说是佛山创新资源密度最高的镇街之一。

所以我们也希望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优势,担当起佛北战新产业园主战场和核心区的角色,在佛山北向战略中贡献狮山雄狮的力量。

狮山是佛山创新资源密度最高的镇街之一。戴嘉信 摄

狮山是佛山创新资源密度最高的镇街之一。戴嘉信 摄

南方日报、南方+:佛北战新产业园是佛山重构产业空间载体、防范掉进“老工业基地”陷阱的大布局,狮山又是佛山的工业重镇。北向战略将为狮山带来怎样的利好?

麦满良:北向战略最重要的载体——佛北战新产业园的主导定位,与狮山的产业基地和发展方向是一致的。而佛北战新产业园发展定位高,是全省七大产业集聚区之一,肩负着佛山培育发展战新产业集群的使命,是佛山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大载体和增长极,将孵化出佛山战新产业的“苗圃”和“森林”。

与其省一级的园区定位相匹配,其资源配备足,包括土地规模、指标,以及金融、人才支持等,都会向其倾斜。这样一个高配的产业载体,对于狮山发展战新产业具有很好的虹吸效应。

就目前来看,狮山虽然经济体量大、产值高,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单位土地产出等方面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所以北向战略的推进、佛北战新产业园的建设,是佛山市委带给狮山的重要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去奋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突破3000家,让狮山成为名副其实的佛山战新产业中心、华南产业高地。

狮山城区航拍图。戴嘉信 摄

狮山城区航拍图。戴嘉信 摄

向“新”而行,承接利好

南方日报、南方+:狮山将以何行动接住这些利好?

麦满良:狮山要抓住机遇,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是要壮大战新产业集群,这也是狮山工业发展的第一命题。希望通过佛北战新产业园万亩新材料产业园的开发建设,以及配合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佛山国际陆港建设等,围绕“三高四新”建链、强链、补链、延链,让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0%以上。

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狮山有很多的传统的优势产业,如铝型材、机械装备、口腔医疗器械等产业,在国内依然拥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狮山要考虑怎么更有效地帮助他们“数转智改”,提升生产效率,实现“零增地”增资扩产。

三是推动科创成果转化。狮山科创平台多,但是成果在狮山的落地是比较少的。大学城里的毕业生,留在狮山就业的仅5%左右。接下来狮山将重点从科创成果转化与新技术应用等场景发力,让人才在狮山有发展,把人才留下来,让科创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四是完善资源要素配套。其中在产业发展最需要的土地方面,狮山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力争全年供应产业用地保持在1200亩左右,为狮山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基础的空间保障。同时完善博爱湖“城市核”以及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配套。

南方日报、南方+:目前有何进展与成效?

麦满良:佛北战新产业园内有4个核心区在狮山,其中万亩新材料产业园目前一期已推出约3000亩土地,已引入工业项目32个。其中,百亿项目信扬科技、瑞浦一期先后投产量产;海天装备、仕诚装备、永创智能装备等一批大项目加快建设。二期也已征收土地约2560亩,计划打造零碳园区,重点发展氢氨技术,以及利用氢氨技术,推动以有色金属产业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百亿投资项目瑞浦已量产。狮山镇供图

百亿投资项目瑞浦已量产。狮山镇供图

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内,万洋科技园已开园,新材料科创园已签约引进中星湾纳米电子信息产业城项目一期,星中创(风梅岭)智造科技产业园、数字经济科创园等项目进展顺利。未来,狮山计划打造从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链的科创链条闭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内,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一期约13.3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已完成签约面积约90%,入园企业共15家,其中90%为高新技术企业。

佛山国际陆港依托广珠铁路官窑货场,今年4月,首列满载佛山本土电器、家具、灯饰的“白货”班列驶向北京,佛山官窑铁路枢纽与华北运输新通道正式打通,随着铁路运输服务延伸到生产制造企业的家门口,物流成本将有效降低。这也是狮山最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载体之一。

格局重构,均衡发展

南方日报、南方+:北向战略是佛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十大行动之首。在狮山内部,又是如何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破解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促进共同富裕?

麦满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狮山的一个短板。为此狮山提出了“一轴四核三带”的产城空间发展架构。“一轴”即佛山一环产城联动发展轴;“四核”以博爱湖为中心,由狮山城区、小塘城区及南海人民医院、佛山植物园组成的博爱新城“城市核”,由佛山西站、罗村片区组成的“商务核”,由大学城与大圃片区组成的“科创核”,以及官窑、松岗,包括南国桃园的“文旅核”;“三带”即东部传统产业提升带、西部战新产业发展带和环狮山农业生态文旅带。这是狮山为解决镇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所提出的全面布局。

在区域总体平衡发展的基础上,狮山进一步谋划解决产业与村居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是做好“一二三产融合”文章。狮山制造业发达,但一产和三产势弱。为此狮山深入推进“12345”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打造“四大农业示范园”,扶持本土农企壮大发展,把农业的产业规模化效益提升起来,同时全力提升镇、村及产业园区的生活性服务业水平,发展和完善以国际陆港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以此实现一产扩量、三产提质,解决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二是做好“土地集约”文章,用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关政策,对包括农用地、产业用地在内的各类用地进行整合、置换,形成集约、连片开发空间,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

三是做好“共同富裕”文章,正在推动5对发展相对较好的与相对薄弱的村(社区)结对共建、互相帮扶,带动后进村加快发展。同时,拓展培育6个村(居)成为第二批典型村,实施“亿元村居”增量计划,力争三年内亿元村占比达20%左右。

【策划】陈捷生 魏龙泉

【统筹】赵进 赵越

【执行】周欢

【采写】黄艳姿

【拍摄】戴嘉信 廖明璨

【剪辑】黄逸豪

【制图】严经纬


编辑 杨晖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