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传承五代,湛江这项非遗彩扎技艺不一般!

南方+

逢年过节,惊险又精彩的“舞鹰雄”表演总是让观众拍案叫绝。除了技艺人的超群“武”艺,背后当然也少不了心灵手巧的彩扎师傅。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活灵活现的“鹰雄”是怎么制作的呢?今天让小南为你一一揭晓

工艺繁杂

穿竹为骨纸为皮

在廉江市安铺镇的老街旧巷里聚集了不少手工艺店铺,一家名为“万斯年工艺店”的店铺显得格外低调,走进一看却是别有洞天,店铺内挂有不少醒狮表演所用的狮子头。其中一套“鹰雄”彩扎更是显得格外亮眼。

舞鹰雄流传于廉江市的良垌、安铺、横山等镇以及雷州市乌石、湛江市赤坎区、霞山区和遂溪县的黄略、坑尾、许宅、高楼、大岭等地。

“舞鹰雄”是一种在湛江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民间艺术。吴东俊 摄

“舞鹰雄”是一种在湛江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民间艺术。吴东俊 摄

廉江鹰雄彩扎技艺则起源于清朝末期,随着雷州半岛舞鹰雄的兴起应运而生。据考查发现,良垌镇新华村委会东朗村、平田朗村的古建筑就曾有很多这样的木浮雕。廉江市博物馆现存一块残片,舞鹰雄图案清晰可辨,活灵活现。

据介绍,制作“鹰雄”彩扎时,工艺过程大致分为四道工序,分别是扎、扑、写、饰鹰,有选竹篾、扎骨架、扑纸、彩绘、缝布、配饰、点睛等制作过程。

扎作:将竹篾扎成一个鹰头、雄头轮廓,必须选用柔软度好的黄竹,要求轮廓扎实、逼真。

扎好雄头的轮廓,就可以贴上纱纸。

扎好雄头的轮廓,就可以贴上纱纸。

贴纸:用浆糊把纱纸和纱绸贴在鹰头、雄头轮廓上,必须选用坚韧的纱纸才能使得制出的鹰雄道具坚实,晾干后还要贴上亮片镭射纸才显得威猛。

手工彩绘:用颜料把整个鹰、雄的头、眼、鼻等画出来并描画出各种图案。鹰、雄十分强调装饰和用色效果。

完工的鹰头栩栩如生。

完工的鹰头栩栩如生。

配套装饰:雄头装饰的主要是兔毛、羊毛、五彩丝线球、月镜、光片布等分别装饰在雄的眉、眼、鼻、口、角、头顶等各个部位;鹰头装饰的主要是兔毛、光片布等分别装饰在鹰的眼、鼻、嘴等各个部位;使鹰、雄更加勇猛生动。

匠心坚守

五代人接力传承百年技艺

从今年春节到现在,廉江鹰雄彩扎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万斯年还没停下手头的忙碌,从选竹篾开始到扎骨架、扑纸、绘画、裁缝……从他手里扎出的“鹰雄”已经不计其数,随着各大传统节日万千归乡的人流,这些彩扎作品也被送往到各地的庙宇、祠堂中,成为迎接传统节日一代又一代重叠的记忆。

万斯年展示刚制作好的作品。

万斯年展示刚制作好的作品。

安铺镇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旧时武馆众多,舞鹰雄也颇为盛行,彩扎鹰雄道具也很有市场,彩扎店纷纷制作经营,其中以中大街万师傅一家做的“鹰雄”道具工艺精湛,最为栩栩如生,设计尺寸合理,既坚固,又轻巧好用,别具特色。

彩扎过程中每道工序都必须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看似简单其实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而这样的技艺,在万家已经传承了五代人。

雄头框架贴上纱纸后,再经过彩绘和贴上光片布。周树勇 摄

雄头框架贴上纱纸后,再经过彩绘和贴上光片布。周树勇 摄

第一代传承人万文松从光绪年间起,从事鹰、雄、龙、狮等道具彩扎等业务,设计出的一整套数据经过口传心授,传承下去。第二代传承人万士升继任,在安铺开“恒升工艺店”。第三代传承人万春明,改革开放后传承鹰雄彩扎技艺。第四代万斯年,其从1992年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鹰雄彩扎技艺,加以发扬光大,1999年独立门户,开“万斯年工艺店”。传统的“鹰雄”彩扎技艺在万家代代相传,第五代传承人万里广和万里超师承父亲万斯年,自小耳濡目染,对“鹰雄”彩扎技艺了如指掌。

万斯年的店铺除了售卖“鹰雄”彩扎,还制作有醒狮专用的狮头。

万斯年的店铺除了售卖“鹰雄”彩扎,还制作有醒狮专用的狮头。

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鹰雄”彩扎的变迁。

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鹰雄”彩扎的变迁。

用竹篾扎鹰头、雄头骨架是制作“鹰雄”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鹰雄”能否呈现出威武的气势与灵动感。万斯年说,骨架起码要扎上千个结口,以保证扎实稳固。

万斯年用浆糊把纱纸和纱绸贴在雄头轮廓上。

万斯年用浆糊把纱纸和纱绸贴在雄头轮廓上。

“竹篾扎骨、彩绸当衣、彩笔勾勒……一人独立制作一套完整的‘鹰雄’彩扎大约需要10天时间”,说起“鹰雄”的彩扎过程,万斯年表示,每个环节都是纯手工制作,只有慢工细活才能确保件件都是精品。

为了让“雄头”的毛发更加真实、柔软,万斯年特地采用了澳洲羊毛来制作。

为了让“雄头”的毛发更加真实、柔软,万斯年特地采用了澳洲羊毛来制作。

时势造“鹰雄”

求新求变美名扬

劈竹成篾架骨,裁纸缝布点睛……走上万斯年店铺的二楼,彩扎工场里一派忙碌景象。

工场里摆满了各种制作所需的布料。

工场里摆满了各种制作所需的布料。

各式各样的“鹰雄”半成品、成品摆放在地毯上,色彩鲜艳亮丽,造型形象逼真,上上下下,都浸润着万家的技法特色。万斯年坐中间,手上的活计不停,他笑盈盈地说道:“这批‘鹰雄’是遂溪的客户订制的,我们正在抓紧扎制,将按时保质保量把产品交到客户的手中。”

雄头框架贴上纱纸。周树勇 摄

雄头框架贴上纱纸。周树勇 摄

近年来,万斯年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鹰雄”彩扎色彩娇艳夺目光亮,富丽堂皇,颜色以红、黄、绿等色为主。

“鹰雄”彩扎色彩娇艳夺目光亮,富丽堂皇,颜色以红、黄、绿等色为主。

他表示,自己并不是完全按照先人留下的图纸尺寸来制作,因为现在彩扎作品的应用很广泛,不同的场景都能加入一些新的创意,比如有些客人希望“鹰雄”的形象够“凶”,这样才有威慑力,有些又希望配色大胆出彩一点,有些还想道具更轻巧易使用……针对不同的需求,万斯年也会对“鹰雄”的造型、颜色作出一定的调整、加工。

目前他扎出的“鹰雄”市场需求很大,订单量持续上升、前景广阔。

万斯年创作的“鹰雄”彩扎频频获奖。

万斯年创作的“鹰雄”彩扎频频获奖。

2009年,万斯年的作品曾在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展出;2010年,其作品荣获第四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铜奖;2012年,万斯年被评为湛江市先进民间文艺工作者;2017年,万斯年入选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得益于不断地守正创新,万斯年创作的“鹰雄”彩扎广受民众喜爱,回头客也很多。

在传承和创新,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中,“鹰雄”彩扎技艺不断推陈出新。焕发出非遗独特的光彩。

“今年生意好,有得忙咧!”万斯年一边笑着接过妻子递来的茶,说完便又一头扎进彩扎里。他用精湛的纸扎技艺,为各种节庆活动带去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撰文】邓安祺

【摄影】邓安祺(除署名外)

编辑 陈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