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其中一支比亚迪仰望U8车队备受关注。鲜为人知的是,比亚迪汉、腾势、仰望等中高端车型是在距离深中通道百余公里外的深汕特别合作区生产。
自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意比亚迪迁址扩建至深汕特别合作区以来,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快速生长,整车项目已实现单班达产,每天产量达到750辆。
从高空俯瞰,比亚迪超级工厂如同一只蝴蝶在小漠海边振翅欲飞。事实上,正是依托小漠国际物流港,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目前成为比亚迪布局国内的各大生产基地中唯一实现厂港联动发展的基地。新能源汽车从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下线后,仅需5分钟车程即可抵达小漠港,最新数据显示,小漠国际物流港已完成五万辆汽车出口。
一个小漠港、联通大世界、带动大发展。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围绕打造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这一定位,充分发挥“厂港联动”优势,加快形成产、运、销汽车全产业生态链,加快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进一步集聚产业、集聚人口提升投资密度、开发强度,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迈入“快车道”。
超级工厂激发“超级引擎”
龙头带动引进超2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
作为深圳的“飞地”,深汕特别合作区承担了建设世界级汽车制造城的使命任务。
头部企业是产业链、产业集群的主导者和生态的构建者。2021年8月,2022年1月深汕特别合作区分别引入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二期项目,总投资25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超2100亿元,拉开了全域建设世界级汽车制造城的帷幕。
其中,在推动建设比亚迪两座超级工厂过程中,深汕特别合作区集全区之力在最短时间推动比亚迪项目投产达产满产。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二期项目从开工到投产的时间分别只用了349天、379天。
以“深汕加速度”建设的超级工厂,激发了产业增长的“超级引擎”。
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已经引进落地比亚迪和京西重工、东风李尔、佛吉亚、壁虎科技等超2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
壁虎科技是一家以先进数字底盘为核心业务的新能源商用车公司,主要开展专用车业务,不久前正式入驻深汕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产业园一期,即将正式投产,标志着深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再添新势力。
“深汕特别合作区不仅有完善的产业链布局,还拥有小漠国际物流港这样的优势条件。此次投资也是我们公司目前最大的一笔,我们看到了这里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壁虎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李继伟说。
今年1-5月,深汕特别合作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持续高速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3.0%,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77.2%。
小漠港联通大世界
汽车出口累计超5万辆,打造华南汽车滚装外贸枢纽港
近日,小漠国际物流港(简称“小漠港”)完成首船粮食接卸业务。两个月前,小漠港也曾首迎远洋渔船靠泊,从西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塔拉瓦开航的“海丰668”运输船稳稳靠泊,带来约1090吨金枪鱼。
小漠港天然水深14.5米,大吨位轮船可24小时进出港,离国际主航线仅50海里,是通联世界各大港口的深水良港。
事实上,这个粤东沿海的深水良港,曾经并不被外界所熟知,直到遇到了比亚迪。势头猛增的汽车滚装出口和不断增加的国际航线,让小漠与深汕在海内外知名度陡增。
不但深汕生产的汽车从小漠港出海,来自湖南、江西等地的汽车也可从小漠港上船,输往全世界。“小漠港区作为深圳港未来‘一体三翼’中的‘东翼’核心增长极,经济腹地可直接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粤东粤北以及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地区,接下来将全力打造华南汽车滚装外贸枢纽港,加速形成国际汽车贸易枢纽中心。”小漠国际物流港相关负责人表示。
过去一年,小漠港表现亮眼、强势“出圈”,实现口岸开放及汽车滚装出口首航,全年完成16航次汽车滚装出口,完成汽车出口超2万辆,占深圳市港口汽车运输出口近三成,打造汽车出口新增长极。
截至目前,小漠港相继开通6条滚装外贸航线,汽车出口累计突破5万辆。此举不仅填补了深圳港在汽车滚装方面的空白,也标志着深汕从山边海角、交通不便的农渔四镇,变身为阔步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都市圈的东翼门户。
新质生产力辐射带动高质量发展
“厂港联动”助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跃升
超级工厂和国际物流港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的同时,连接超级工厂和国际物流港的各类基础设施、配套也在不断完善,“厂港联动”在加速深汕城市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方面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原来近1小时大幅缩短至约20分钟”“物流供应实现倍增式提升”……不久前,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通港大道正式通车。作为南北方向交通的城市主干路,通港大道连通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二期项目、小漠国际物流港、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以及周边高端制造业,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产业大动脉”。
从地图上看,通港大道的开通大幅缩短鹅埠片区和小漠片区交通时间,更好发挥深汕“厂港联动”优势,加快形成汽车全产业生态链。
随着小漠港商贸物流园区和小漠国际物流港防波堤一期开工建设,小漠片区将在粤东形成优势集聚效应,吸引华南等地车企将小漠港作为主要出口港。小漠港将继续开拓市场覆盖非洲、欧洲、美洲及大洋洲等地,构建通达全球的滚装船航线。
如今的小漠港正加速“成长”,未来充满无限潜力和可能。根据规划2025年,小漠港将力争实现汽车外贸年运输量超100万辆,汽车外贸总产值超3000亿元。
当前,深汕特别合作区抓住深圳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契机,持续释放小漠港与比亚迪等车企“厂港联动”优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优质、专业的物流服务,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供销、内外贸、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体系,加快打造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导支撑,以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产业为辅助配套的“一主三辅”产业集群。
一个小漠港、联通大世界;带动大产业、实现大发展。
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快速崛起,也带动汕尾市加快深汕合作拓展区的规划建设。双方也在积极探索联合招商机制,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配套等产业。同时,深汕增强与惠东县吉隆镇千亩产业园的产业协同,为重大制造业项目提供1328亩“净地”,打开与周边地区通力协作发展新格局。
“深汕特别合作区逐步从单纯的产业承接地华丽变身为产业新增长极。新增长极既具备增长效应也具备辐射效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城乡融合发展。”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燕雨林表示,深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成长,推动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并带动形成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生态集约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充分反映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逐步走上快车道。
【策划】甘雪明
【统筹】曲广宁 凤飞伟
【撰文】陶清清
【图片】何柏颖 朱洪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