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
曾为百越之地,
唐朝末年始有少量中原人迁入,
北宋时迎来大批中原移民,
带来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融合。
从唐到宋,
从明到清,
静静地聆听唐家湾的岁月流转,
仿佛能够倾听到
每一个姓氏在历史长河中的轻吟。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
这些姓氏的面纱,
一窥唐家湾源远流长的
家族传承。
古时候的唐家湾镇,以每个村落大的族姓统计,姓氏有唐、梁、卢、黄、卓、佘、蔡、邓、李、谭、钟、莫、陆、古、苏、姚、陈等,均为汉族。
珠海经济特区建立后,更多外地人口涌入,唐家湾镇的姓氏增添了新的篇章。至2013年,唐家湾镇主要姓氏已扩展至唐、梁、钟、蔡、郭、姚、吴、黄、李、冯、卓、佘、卢、邓、莫、古、谭、官、陆、刘、盛等。这些姓氏散布在唐家、淇澳、鸡山、东岸、下栅、官塘、上栅、会同、宁堂、那洲、双龙、官村、阳春埔、外沙、北山、下北山、潭井、燕子埔等自然村落之间,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多元文化气息。
唐家湾镇的姓氏源流如一座浩瀚的宝库,蕴藏着众多杰出人物和家族的精彩故事。在这片土地上,有些姓氏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卓越的贡献而备受瞩目。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将聚焦于其中一小部分姓氏,挖掘他们的辉煌与传承故事。
唐 氏
据唐家《子英房谱》(民国23年春初版)记载,唐氏始祖名陶,字居俊,号绍尧,南宋末年由南雄珠玑巷经新会迁香山县釜涌境(今唐家)。现今唐氏主要分布在唐家和鸡山片区。
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中国第一本“汉英词典”编撰者唐廷枢、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首任校长的唐国安、粤剧名伶唐雪卿和著名粤剧剧作家唐涤生等名人均出自唐家湾。
唐绍仪
唐国安
苏 氏
现今主要分布在淇澳片区。入粤苏氏分蜀、闽、眉3大派,淇澳苏氏属闽派。闽派第一世办益,生了子即光谊、光谓和光海。宋时,闽派苏氏居南雄府珠玑巷。至明朝,后世长立迁居淇澳,为淇澳苏氏始祖。
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著名领袖、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的苏兆征便是广东香山县淇澳岛淇澳村人。
古 氏
现今主要分布在那洲片区。据《古氏族谱》(民国35年版)记载,古氏始祖瑜保,号隐文,明景泰(1450-1456)年间从鹤山古劳乡迁入香山县长安乡那溪(今那洲)。
古元就出生于广东省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那洲村,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等。
梁 氏
现今主要分布在唐家片区。据唐家《振绪堂梁氏家乘》(民国元年版)记载,梁氏始迁祖为克振次子,名魁,字应元,号嗜善,生于南宋宝祐(1253-1258)年间。原居南雄,至南宋末年迁顺德。后自顺德光华村迁居香山县釜涌境(今唐家)。
梁氏家族以梁如浩为先行者。在他的影响下,梁氏家族人才辈出。
黄 氏
现今主要分布在东岸片区。据《黄如在堂族谱》(民国9年版)记载,黄姓入粤始祖居正,名由,号寅斋,宋时由福建迁南雄珠玑巷。其六世孙黄述于元朝(1271-1368)年间由东莞茶园迁居香山县长安乡章背村(明改称“东岸”),为东岸黄氏始迁祖。
东岸村黄氏家族留学始于黄宽和黄胜,他们与容闳同批出国求学。黄宽留学英国,为中国西医留学第一人,容闳称赞黄宽为“好望角以东最负盛名之外科”。黄胜后参与容闳的留美幼童事业,并携带三子自费留美,延续了容闳的留学传统。
黄宽
莫 氏
据十四世孙莫鹤鸣撰修之《莫氏族谱》(民国8年手钞本)记载,莫氏始祖为德善,因闻香山风俗醇厚,于明成化(1465-14487)年间由东莞大井乡迁翠微。至八世政文,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率合族迁居会同。
会同莫仕扬家族是香山四大买办家族之一,经济实力雄厚,家族子弟多自费留学,大多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等英国名校,形成家族式留学风尚。
唐家湾镇的姓氏源流,见证了这片土地上人们世代辛勤耕耘和家族传承的历程。从百越之地到中原人士迁入,再到如今外来人口的涌入,唐家湾镇的姓氏繁多且多样化,展现出这片热土上多元的文化和蓬勃发展的活力。
尽管岁月更迭,
我们仍能透过
留存的记录和口耳相传的故事,
感受到唐家湾姓氏的独特魅力
和家族的凝聚力。
唐家湾的姓氏,
不仅是一个个名字,
更是一段璀璨的历史,
一种家族的自豪,
一份血脉相连的情感。
让我们怀着对家族传承的敬意,
珍惜每一个姓氏所代表的家庭和血脉,
将这份传统与文化传承下去。
文字:陆芷欣
编辑:陈科宇
责任编辑:明敏
来源:珠海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唐家湾镇志》、珠海留学文化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