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伴随着盛夏的脚步,中国鹰嘴蜜桃之乡——河源市连平县迎来一年一度的丰收盛宴。今年7月初,鹰嘴蜜桃园将正式开园,万亩桃园佳果引人垂涎。7月中旬,连平将举办“桃醉九连山·奋进百千万——2024广东·连平鹰嘴蜜桃活动月”,共庆丰收。
连平鹰嘴蜜桃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岭南十大佳果之一,其独特的老鹰嘴形状、鲜亮的色泽、硕大的果肉与爽脆的口感,被誉为“桃之极品”。近年来,连平鹰嘴蜜桃成为产值约21亿元的大产业。
今年来,连平县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锚定鹰嘴蜜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迈进。为展现连平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与奋进风貌,值此丰收之际,南方日报、南方+河源新闻部推出“揭秘连平‘致富果’”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二篇,敬请关注。
“品质升级是关键,最为重要是扩大规模、提高产量。”“依托资源优势,探索营销新经济,将自然景观‘流量’转化为经济‘留量’。”如何将鹰嘴蜜桃打造为优质桃、高端桃?又如何将自然景观“流量”转化为经济“留量”?连平鹰嘴蜜桃从最初的“1.0”版本,到如今跃升至“4.0”时代,这一转变不仅仅是数字提升,更是品质与效益的飞跃。
“起初种植鹰嘴蜜桃最大困难就是果的品质。由于技术缺乏,种的桃子产量低、单果小、病虫害频发等问题。”连平县上坪镇古坑村村民谢振光介绍,通过经验不断积累和镇里邀请专家团队指导种植方面技术,如今鹰嘴蜜桃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近年来,连平县积极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深化产学研结合;通过合作开展绿色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培训,以及推动防雨棚试点建设等措施,不仅有效解决了鹰嘴蜜桃产业技术瓶颈问题,还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土专家”。
当前,鹰嘴蜜桃单果质量可达到200克以上,甜度达到13%—15%,亩产量也大幅提升至1.65吨,实现了单位面积效益的翻番。这一品质升级不仅提升了鹰嘴蜜桃市场竞争力,也为连平桃农带来更加丰厚的收益。
创新机制
推动桃产业提质增效
今年,连平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鹰嘴蜜桃产业发展专班研究制定了《连平县鹰嘴蜜桃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全县扩种鹰嘴蜜桃4万亩,实现种植面积10万亩目标,达到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准入标准。
“为激发广大群众参与鹰嘴蜜桃产业发展,连平制定出台《连平县鹰嘴蜜桃扩种奖补实施方案》。”连平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叶素妮介绍,该方案将于今年实施,将投入2000万元奖补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扩种果树进行每亩500元的一次性补助。
《连平县鹰嘴蜜桃扩种奖补实施方案》出台后,上坪镇迅速响应,对全镇适合进行扩大种植的土地进行摸底,确定了全镇有1.5万亩土地适合扩大种植。“在做大做强鹰嘴蜜桃产业中,首先第一方面是要扩种,只有扩大桃种植规模,才能提高产量。”上坪镇党委书记谢房志说道。
政策仅出台半年,就获得群众积极响应。上坪镇古坑村村民谢振光说道:“最开始家里也就种了几百棵桃树,因为有政府奖补政策,今年也扩种到100多亩,将近1500棵桃树。”
近年来,连平县大力实施农产品N.O发展战略,建立新型产业技术支撑体系,通过资金投入、科技赋能、引进专业人才等措施,让桃果实现“1.0”到“4.0”的迭代升级,全面打通了鹰嘴蜜桃产品升级换代的通道。
政策加持不仅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也最大限度地引来金融“活水”浇灌鹰嘴蜜桃产业。自2023年以来,全县5家金融机构已向52家小微企业主、4852户个体工商户授信约5.0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达3.27亿元,推动鹰嘴蜜桃扩种2万亩,为鹰嘴蜜桃产业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去年以来,连平县聚焦桃产业发展和万亩扩种项目规划,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鹰嘴蜜桃产业链贷款,“连平鹰嘴桃e贷”“农户信息建档贷款”等信贷产品,通过“整镇授信工作”“多种贷款模式”“贷款优惠措施”“创新抵质押模式”等方式,全力满足鹰嘴蜜桃扩种、品种育成、品牌打造、技术升级等融资需求。
营销升级
打造“桃经济”新引擎
连平依托其独特的“桃花”和“蜜桃”资源,正逐步将自然“流量”转化为经济“留量”,实现营销战略升级。
“依托举办3月‘桃花周’和7月‘蜜桃月’,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采摘。”谢房志说。
近年来,连平县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以桃旅项目为核心,不断丰富文旅产品,如桃旅综合体、上坪3A级桃花山景区等,成功吸引了大批粤港澳大湾区和全国各地的游客。这些自带流量的自然景观,正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为了更好地盘活“桃经济”,连平县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以上坪镇为中心,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粤赣古道徒步、桃花山沉浸式表演、客家山歌展演等,不仅展现了鹰嘴蜜桃之乡的美丽景色,更让游客们亲身体验到了当地的文化魅力。
今年2月成功举办的“2024年广东·连平桃花旅游文化周”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该活动吸引约58万人次的游客,实现旅游总收入约2.03亿元,极大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通过邀请南方日报等多家省市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了连平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连平县还积极探索“研学+民宿”的旅游新模式。结合当地特色,打造一系列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精品民宿。这些民宿不仅提升了游客住宿体验,还增强了游客对当地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通过系列营销升级策略,连平县成功将“旅客流量”转化为“现金留量”,逐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撰文】张浩森 通讯员 苏奕楠 邓舒婷 付伊玲
【策划】魏金锋
【统筹】李娇 黄新 叶晓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