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欺山莫欺水”
近日
惠州3名暑期务工青年结伴
到惠城区三栋镇一水库游泳
结果其中一名17岁小伙
不幸溺亡
令人痛惜
不仅如此
5月28日
惠阳区镇隆镇
4名青年结伴前往山间溪流嬉戏
其中1人在深水区不幸溺亡
这些溺亡案例警示我们
危险就在身边
炎炎夏日
一定不要“游野泳”
同时家长还要叮嘱孩子
不要随意去江河、水库
山溪深潭
等地方玩水、游泳
惠州60个溺亡高危区汇总
据了解
惠州市心连心公益协会盘点了
惠州60个溺亡高危区
其中惠城区有24个
仲恺高新区有2个
惠阳区有3个
博罗县有26个
惠东县有5个
这些溺亡高危区
是惠州市心连心公益协会战旗救捞队
统计自2016年至2023年5月的数据
以上地段共溺亡447人(含非学生)
这些用生命标记的地点
一定不要再重蹈覆辙
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要知道
未成年人需在大人的看护下,前往正规的游泳馆游泳,切不可“野游”或私自下水嬉戏。
家长要牢记,“看护”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谨记防溺水安全知识,让溺水事件不再重演,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①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等。
②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③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辨别溺水?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预防溺水“六不”原则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水域游泳。
4.不在无家长或无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会水性的孩子不擅自下水游泳或施救。
溺水后正确的做法
1.如何自救
①尽量保持冷静,不将手举过头顶,不拼命挣扎,放松全身,去除重物。
②屏住呼吸,头向后仰,面部向上,使口鼻露出水面。
③呼吸时注意吸气要深、呼气要浅,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如遇漂浮物一定要抓紧,同时向周围求救。遇人营救,积极配合,切勿惊慌抓抱救援者。
2.如何施救
①当发现有人溺水后应该大声呼叫成年人来帮忙,而不应该贸然下水施救或手拉手施救。
②拨打110、120报警,寻求专业救助。
③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将身边的竹竿或衣服伸过去给溺水者。
④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等待救援。
不幸溺水怎么办?
世界游泳冠军杨丽娜亲身示范
正确自救法
分解动作如下
一、切不可慌张乱抓手出水面,头必沉!
二、屏住呼吸,双手在前头往后仰,用嘴呼吸
三、仍有余力,手往前伸膝盖微屈,下巴抬起
惠东发布公告:
禁止组织、参与非法海上旅游活动
除了防止野外游泳带来的危险
近日在惠州惠东沿海海域
发生的潜水失联事件
同样值得重视
7月1日
惠东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布《关于禁止组织、参与非法海上旅游活动的通告》
“禁止任何从事或组织游客参与无合法经营资质、存在安全隐患的海上旅游经营活动,包括各类非法的“海上游”“岛屿游”“海钓”等活动。”
公告原文如下:
关于禁止组织、参与非法海上旅游活动的通告
广大游客朋友:
当前,正值我县滨海旅游旺季。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县政府同意,我县将严厉打击组织、参与非法海上旅游活动行为。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四十七条,经营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经营许可。根据《交通部关于坚决制止海上非客船载客的通知》第一条规定,各种海上船舶载客必须经船检部门检验合格,并经相关部门审批许可或备案。否则,禁止搭载与该船舶营运和生产无关的人员从事海上旅游观光等活动。
二、禁止任何从事或组织游客参与无合法经营资质、存在安全隐患的海上旅游经营活动,包括各类非法的“海上游”“岛屿游”“海钓”等活动。目前,我县辖区内尚未有具备提供潜水服务资质的个人或企业,在针头岩(大青针)、中广核太平岭海上风电项目、小星山周边海域上开展浮潜、潜水等活动均属非法,一经发现将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惩。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有关部门审批备案,禁止在我县开展滑翔伞、三角翼、跳伞、沙滩摩托车、飞鱼等活动。如有需要经营相关业务,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经营许可或审批备案。我县将严厉打击非法从事上述经营业务的单位或个人。
同时,也在此呼吁广大游客朋友以生命安全为重,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切勿轻信任何渠道发布的招揽广告信息,坚决抵制以任何形式出现的管理责任不清、规则不完善、安全防护标准不明确的海上旅游活动。
特此通告。
惠东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7月1日
去海边游玩
要警惕这些“隐形杀手”
警惕灾难性海浪
如果收到灾害性海浪警报,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预警之前,勿靠近海岸。
同时海边游玩的人员要及时离开岸边,不要在海边观浪观潮。停止乘船观光、海里游泳等一切水上娱乐休闲活动。
在海中游泳,强有力的海浪不断拍来,游泳技术不精者很快就会精疲力竭,而精于游泳的人也有可能出危险。如游泳技术平平,没有经验,只宜在风平浪静的水中游泳,不要在激浪中冒险。
预防溺水“六不”原则
01
借助波浪的冲力。浪头未到时歇息等候,刚到时则奋力游向岸边,同时不断踢腿,尽量浮在浪头上乘势前冲。
02
采用所谓“身体冲浪技术”,以增加前进速度。浪头一到,马上挺直身体,抬起头,下巴向前,双臂向前平伸或向后平放,身体保持冲浪板状。
03
浪头过后,一面踩水休息,一面等下一个浪头涌来。
04
双脚能踩到底时,要顶住浪与浪之间的回流,必要时弯腰蹲在海底。
注意潮汐变化
很多人去海边玩耍时没注意潮水涨起,结果被困在礁石上无法回岸。
安全提示
01
要提前注意一下潮汐变化。每天的涨潮时间有其规律,大家可以通过媒体或一些公示展板获知,或在海边景区时向工作人员询问,在不了解情况时,一定不要在礁石上长时间停留。
02
如果被困在礁石上,千万不要盲目自救。因为有些地方暗礁很多,如果不了解周围地形,很容易弄巧成拙。被困后,应时刻保持冷静,用手机向警方求助,在没有手机或手机信号不好的情况下,尽量大声地向离自己最近的人求救。
小心“离岸流”
离岸流又叫裂流,是在海浪和水底地形共同作用下,海岸经波浪区向海中流动的一股狭窄而强劲的水流。由于离岸流流速极快,而且表面平静,不易发觉,只需几秒钟,它就能将岸边的游泳者带到外海区域,危险性极大。
遇上离岸流,选择正确的自救方式,是避免发生溺水的关键。因为离岸流离岸水流流速比普通游泳者游泳速度大,逆流向岸边游泳不仅无法脱险,反而会导致体力不支或是抽筋引发溺水事故。
游泳者遇到离岸流时,正确做法是向与海岸线平行的方向游出离岸流区,游到岸边;或是先随离岸流漂流至深水区,漂离离岸流区后再向岸边游。
夏季炎热
不少小伙伴都喜欢去游泳降温
记得要去正规的游泳馆游泳
去海边玩水也要记得
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别让“戏水”变“溺水”
学会落水自救技能!
来源 | 惠生活go、惠东发布、惠州电视台、惠州市心连心公益协会、西子湖畔、广东消防、惠州消防、新华社、青春深圳
本文由惠州青年综合整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