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迷彩服的李木林站着军姿,一个标准的军礼过后便是他标志性的开场白。“我是乡村新闻官李木林,我在秦皇山为您讲述100个红色故事……”作为清远市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他以短视频的形式,将家乡历史和当地民俗风情娓娓道来,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和点赞。
近年来,清远在全国首创“乡村新闻官”制度,打造基层宣传阵地和队伍,像李木林这样的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就有122名。他们作为家乡的“代言人”,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政策、协助社会治理、深化红色教育、推介农特产品、推动就业创业。
据统计,清远市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拍摄的短视频在各类新媒体载体播放量超千万,吸粉263万人;实现带货销售农产品400多万斤,销售金额6000多万元;开展宣讲活动230余场,调解矛盾纠纷131件,服务2万余人次。
他们充分当好思想政治引导员、政策法规宣讲员、文明新风传播员、乡村旅游讲解员、红色故事解说员、就业创业指导员、特色农货推介员,凝聚起乡村文明的精气神,以党建引领广大农民群众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
履职尽责
来自乡村又“代言”乡村
清远是广东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我省农业大市。清远全市8万多名退役军人中,农村籍退役军人就占了三分之二;退役军人党员数,占到全市党员数的五分之一,其中一大批退役军人还是助农致富的“领头雁”。
在清远市首创的乡村新闻官制度探索成效不断凸显之时,清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中共清远市委宣传部,于2021年正式成立清远市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达飞志愿服务队,目前在册人员122名。
“他们主要由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人员、退役军人村(社区)干部、优秀退役军人企业家代表组成。”清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清远市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职责涵盖思想政治引导、政策法规宣讲、文明新风传播、乡村旅游讲解、红色故事解说、就业创业指导、特色农货推介,有效推动退役军人成为“五种力量”。
“我从山心村走出去,又走进了山心村的怀里,我在这里担任村干部,也是秦皇山革命根据地事迹展厅的讲解员,我带领村民搞农业、发展产业,也尽己所能传递红色文化。”“80后”李木林在外上学、服役并工作数年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选择回到家乡清新区太平镇山心村,成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
秦皇山革命根据地事迹展厅建成后,由于缺乏能够讲述历史故事、传递革命精神的讲解员,游客无法深入了解秦皇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李木林挺身而出,兼任起讲解员一职,广泛查阅历史书籍、研究相关历史物件,每天在村子里转一转、和老人聊聊天……
渐渐地,他对家乡历史故事更加熟悉,成为备受喜爱的优秀讲解员。后来还开播“红色秦皇山”视频号,几年来坚持更新讲好家乡好故事。“我希望让更多人知道这一段历史,知道先辈曾经捱过的苦,激励后人更加热爱现在的生活,凝心聚力推动乡村振兴。”李木林说。
李木林是广大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的缩影。2021年以来,清远市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不仅发布视频配合政府部门定期组织政策宣讲、基层社会治理,还配合完成部、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交办的直播带货调度活动,按需组织直播带货、“军农对接”活动,助销滞销农产品,同时参加抢险救灾、疫情防控、乡村卫生整治、文明创建,志愿引导农村群众勠力同心,共创美好新生活。
排忧解难
小小“话筒子”激发“大能量”
乡村振兴是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的主战场。村里发展有难题,村民遇到烦心事,总有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解民忧。
李庚原是佛冈县石角镇黄花村委会主任,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早些年在北京创业,带动不少村里的年轻人就业增收。黄花村的柿子林在当地虽然有名,但曾经因为产量小、销路窄一直产生不了大效益,李庚原作为乡村新闻官,积极运用清远市打造的新媒体矩阵,进行线上播报,让柿子林成了旅游目的地,还办起“柿子采摘节”,当地的鹰嘴桃也通过类似方式打开了销路。
当前,他还根据走访调研所了解的情况,推动村中制定了相应的五年发展计划,重点深挖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结合黄花的绿色生态资源,打造黄花“双色”经济。
“乡村新闻官可以通过播报和新媒体手段,解决许多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打通乡村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也可以将本土的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传承,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李庚原说,“我是退役军人、是一名战士,即使遇到困难也要迎难而上、勇于挑战,我们将加强宣传、发动群众,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实施。”
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太保镇黑山村,黑山村党总支书记雷健常常身穿壮族服饰,用短视频向外界推介黑山梯田、有机大米、有机茶叶、黑山清水鸭等农特产品,曾经滞销的农产品变得声名鹊起。“乡村新闻官就是乡村的新闻发言人,宣传、播报农产品是其中一项重要责任。”雷健说。
作为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他积极联系摄影家协会,邀请摄影师前来拍摄宣传;找策划公司举办“稻香节”,凝聚人气,曾经不为人知的黑山梯田由此崭露头角。目前黑山村已成功举办了六届“雾山梯田稻香节”,每年接待游客约8.5万人次,带动经济消费500多万元,进一步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开播啦!开播啦!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优质农产品是清远鸡,它不仅皮爽肉劲、汤汁鲜美、鲜香可口,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清远市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志愿服务队还曾作为全国唯一一支受邀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首次亮相大会,为广东军创农产品直播带货。
近年来,清远市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积极在新媒体平台和电商平台推广传播,帮助村民推介乡村风貌、特色农产品、土特产,帮助推介退役军人创办企业的农货产品,提高了乡村旅游的流量,为农特产品打开了销路,有效助力农民就业致富。
清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项目为乡村代言、发声,致力于打破城乡话语体系的二元结构,发挥“七大员”作用,是推动乡村新闻治理的缩影,使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逐渐成为实施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一股新鲜力量,推动退役军人成为“五种力量”的新举措。
南方+记者 陈国飞
通讯员 赖刚毅 肖学渊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