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沉浸式公共安全体验应急科普公益活动”社会责任品牌项目在中国石化华南安全仿真与实操培训基地(下称“实训基地”)启动,将常态化、定期组织开展面向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应急体验公益活动。
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沉浸式公共安全体验应急科普公益活动启动。
走进实训基地的应急救援馆,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数十名小学生正在有模有样地为地上“躺”着的假人进行心肺复苏。“除了练习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我们还参与了消防测试、高空落地扶墙等安全演练项目。”一位来自广州市荔湾区华侨小学汇龙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兴奋地告诉南方+记者,实训演练能让大家掌握到不少避险和自救技能。
学生们正在练习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蒋德军介绍:“实训基地的70多位老师为公众免费提供常态化的安全科普与演练服务,让更多人知道发生地震、火灾、漏电等安全事故时应该如何处理。”
实训基地内部设有24个专项场馆,涵盖100多个作业流程和700多个实操项目。其中,石化能源、工业安全、用电用气、消防教育、应急逃生演练以及VR交通警示等10余项安全互动项目吸引了众多学生打卡体验。
通过理论、实操、模拟、事故体验和VR仿真相结合的现代化培训模式,实训基地已成为广东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实习实训基地、广东省工业系统产业工人培训示范点、广州市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广州市特种作业安全生产考试点,并被评为首批石油和化工行业安全技能实训基地。
近年来,实训基地的培训内容从炼化工程安全向危险化学品安全延伸,从专业安全培训向公共安全普及延伸,尤其是广泛开展公共安全应急体验公益活动,培训对象从企业员工扩展到了社会各界群体。
“目前,实训基地已先后为地方政府、化工园区、中石化系统内外企业开展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等安全培训1600期次,累计培训4万余人次。”负责实训基地运营的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衣浩介绍,实训基地还担任省、市、区的安全实践研学教育基地,已为粤港澳大湾区超过15000名中小学生提供研学服务。
消防安全体验馆内,学生们在消防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排除火灾隐患。
作为中石化炼化工程板块的社会责任品牌项目,该公益活动依托中国石化华南、华北安全仿真与实操培训基地资源,通过创新的沉浸式体验活动,旨在加强公众对消防安全、地震逃生、交通安全、紧急医疗救护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与自救互救能力。
“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已累计在全国100余座城市举办超过5000场次,邀请社会各界代表超24万人现场参观,超1亿人次‘云赏石化’,成为我国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宣传部领导阎慧蓉介绍道。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石化能源、公共安全知识,启动仪式后的公益课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以“石油‘七十二’变”为题,为在座学生讲解了石油化工产品如何生产、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应急管理部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安全教育专家王希平教授则讲解如何做好青少年安全应急教育,以及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如何做好自身防护。
【文字】南方+记者 曾良科 刘倩 通讯员 王茜 陈薇
【图片】南方+记者 曾良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