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双向赋能典范,佛山古镇这样讲述城市更新的故事

南方+ 记者

祖庙双龙壁前欣赏醒狮表演、万福台前欣赏粤剧折子戏、龙塘诗社前体验沉浸式功夫戏剧《鸿武魂》……在佛山古镇,市民游客可以立体感受粤剧文化、功夫文化。在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城市更新现场交流活动中,佛山古镇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城市更新十大优秀案例。7月4日晚,参会代表一行走进佛山古镇,领略岭南文化与城市双向赋能、文化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古镇风范,沉浸式体验“佛山最岭南,古镇最佛山”的魅力。

2023年塔坡庙会。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2023年塔坡庙会。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佛山古镇自2022年9月24日开始启动,通过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的保护利用,延续城市历史文化文脉,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全力打造岭南文旅体验中心、湾区消费中心、广佛融合创新中心。佛山古镇内,坐落着国家一级博物馆——祖庙博物馆,馆内有建于明景泰二年、广东现存最雄伟壮观的木石结构的灵应牌坊。华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戏台——万福台前依旧上演着“南国红豆”粤剧。每逢农历“三月三”,还会迎来佛山盛大的民俗活动祖庙庙会,巡游仪式常常引得万人空巷。

随后,嘉宾们到访岭南天地,项目原址是迄今有900余年历史的祖庙东华里片区,项目内共有22处文物保护单位,是佛山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按照“修旧如旧,新老并存”的总体思路,街区在城市更新中强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在引入现代商业元素、发展“首店经济”的同时,还积极融入特色文化要素。此外,这里还是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岭南天地民俗欢乐周。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岭南天地民俗欢乐周。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嘉宾们在岭南天地龙塘诗社现场欣赏了《鸿武魂》。古建筑内的实景演出,配合多媒体技术的氛围营造,再加上互动体验式的演出形式,让观众们获得穿越历史瞬间的独特体验。该剧由祖庙文投、岭南天地和广州亦舞亦戏三方联合出品,为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古镇文化提供不同切面,立体直观展现佛山古镇“亦古亦今亦未来”的“诗和远方”。

在佛山古镇,从春节前的佛山古镇灯会、岭南年俗欢乐节开始,一直到大型民俗活动行通济、祖庙庙会、塔坡庙会、古镇民俗体验周、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佛山有喜”古镇岭南风尚婚礼等,佛山古镇以串起全年的近百场文化活动,打造365天不落幕的民俗盛典。这些活动,正不断迸发出传承与链接的能量,让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时,更催生出庙会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一系列新的消费模式。

大型民俗活动行通济。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大型民俗活动行通济。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当然,还不只是祖庙、岭南天地这些代表性点位,在佛山古镇,任围历史文化街区、垂虹片区、莺岗片区等一个个由多重文化构建、有着独特辨识度的古镇街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主理人、青年创业者入驻。无边界美学空间、新兴消费业态……仅任围片区就已经聚集起30多间特色潮流小店,它们构建起各自不同片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和经营业态。

任围历史文化街区一角。南方+ 廖明璨 拍摄

任围历史文化街区一角。南方+ 廖明璨 拍摄

这些岭南味、文艺范儿十足,又兼具年轻态、时尚感的老城区街巷,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掀起了佛山City Walk的热潮。在最原生态、最原汁原味的街巷肌理中,佛山古镇正以一种全民参与、全域推进的方式,实现城市文旅价值的迭代。“让有趣的创意发生,为古镇的文化发声”,瞄准城市格调提升、匠心推进古镇活化,未来佛山古镇“主理人全球招募计划”活化面积将超过一万平方米。

南方+记者 阎锋

编辑 梁彩敏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