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书记与高校频频“同框互动”,重点强调了这些事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陆 夷

正值高校毕业季、招生季,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近日在会见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主要负责同志之后,又到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等在粤高校开展专题调研。

省委书记与高校频频“同框互动”,充分显示出广东对加快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

(一)

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

高校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重要结合点和关键着力点。在日前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

从黄坤明希望北理工立足特色,聚焦广东科技产业发展所需,协同布局建设一批特色工科学科群,到勉励华工紧紧盯住广东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瓶颈,依托优势学科进一步加大协同攻关力度……

可以看出,广东正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成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加快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具体行动。

(二)

这也是广东加快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所需。

高等教育是教育强省建设的“龙头”。然而,广东高等教育长期面临“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困扰,如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不多,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校整体实力偏弱,部分高校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等。

坚持问题导向,广东近年来持续推进“冲补强”计划,努力实现不同类型院校的功能发挥和协调发展,构建内涵发展、争创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

最近与黄坤明“同框互动”的高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既有历史悠久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有新鲜出炉的职业本科学校;既包括异地办学,也涵盖本土高校;既有理工类、师范类高校,也有医科类,以及职业技术类高校。

各显风采、各有侧重的背后,呈现出广东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成就和亮点,但更多是传递出对全省所有高校的期望与要求。

(三)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建设现代化新广东,离不开广大高校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聚焦广大高校主动融入广东现代化建设,专题调研重点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深入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有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去年以来,广东启动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首批省内82家高校院所与57个县(市)全部完成合作签约,正努力将高校院所人才优势、专业优势、科研优势、资源优势融入转化为结对县的发展优势,为“百千万工程”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次也是继4月份,黄坤明到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调研时强调要做实做细百校联百县、建筑企业结对帮扶等行动之后,再次就百校联百县提出明确要求。

另一方面是大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通道,加快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无论是强调“锻造更多领先技术,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还是希望“坚定走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持续深化职业本科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复合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均意在破解产业科技“两张皮”问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早在今年初,省委一号文就发布了建设教育强省的意见,凸显了广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坚定决心。

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只有面向“广东所需”,发挥“高校所能”,积极发挥储能、赋能、提能作用,有力支撑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方能加快自身发展、实现实力更大跃升。

编辑 施心怡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