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生蛇”上热搜 带状疱疹该咋防咋治?

健康汕头
+订阅

6月28日晚上,歌手那英在参加节目的时候,眼部明显不适,被爆出患有带状疱疹,消息迅速地在社交平台上引起关注,也使带状疱疹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带状疱疹俗称为“飞蛇”,是一种皮肤病。那么,什么人群高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呢?

医生指出,带状疱疹俗称“生蛇”,也被称为“蛇缠腰”,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这种病毒在人体内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被激活,在相应神经支配区就会出现皮疹,并伴有瘙痒或疼痛。

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黄泽媛说:“带状疱疹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沿着单侧神经节段分布的红斑、簇集状的水泡,在疱疹出现之前,患者会感觉到轻微的疼痛、刺痛或灼热感,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人可能会越来痛,所以,神经痛也是带状疱疹一个很主要的症状,这种疼痛感有时会持续数个月或者数年。”

数据显示,5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是带状疱疹发病的高风险人群。其中,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会更重。

黄泽媛说:“有3类人群易感,一个是50岁以上人群,因为带状疱疹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后尤为明显,这与年龄增长,相关细胞的免疫功能衰减是有关系的;相关调查研究有表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4—41%左右;还有第三类人群,免疫力受损的人群,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如类风湿关节炎,这一类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4倍。”

带状疱疹是最疼的皮肤病之一,除了眼睛、腰部,带状疱疹病变部位可以遍布身体各处。对于某些患者而言,疼痛程度甚至接近分娩,患者痊愈后还可能长期伴有后遗神经痛。因此,感染了带状疱疹,一定要及时就医。

黄泽媛说:“越早抗病毒,治疗效果越好,一般建议在临床症状出现的72小时内就开始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的愈合,减少新皮疹的形成、减少病毒散播到体内。另一个治疗,还有镇痛药物的使用,早期积极镇痛,预防后遗神经痛,早期治疗也可缩短疼痛持续的时间,降低治疗的难度。”

医生指出,带状疱疹并非一次中招终身免疫的疾病,相反,曾中招的人在痊愈后,同样可能复发。因此,预防相当重要。

黄泽媛说:“通过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同时,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因为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也是好发的人群。此外,接种疫苗也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手段,带状疱疹有一定的复发率,感染后并不是终身免疫,它一般有1%到6%的概率复发,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建议5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疫苗,预防带状疱疹,现在国产疫苗年龄是降到40周岁以上就可以接种了。”

来源:汕头橄榄台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