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大规模低空飞行需搭建更柔性的“天路”

南方+

“开放不等于放开。低空经济应该是在柔性指定航路上,无人飞行器的有序低空飞行。”在7月4日举行的以“粤领低空 智飞未来”为主题的广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就“构建泛在安全低空经济数智网”作低空经济主题报告。

张平指出,低空飞行发展成为“低空经济”需要具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因素,自立自强的飞行器制造技术能够形成低空经济的“生产力”,数智底座+无人飞行行为规范是形成低空经济的“生产关系”,相辅相成才能进一步促进低空飞行规模化,才能形成真正的低空经济。

张平指出,现阶段低空飞行基本上还是试验阶段,都是点对点,低空飞行使用的探测、导航、通信、管控技术各系统孤立,低空通信覆盖差、缺乏网络化探测能力、智能性不足,难以实现大规模低空飞行的全时空无缝智能监管。

“低空要依靠背后强大的信息系统进行有序的飞行。”张平认为,需要建立统一的支持物理与数字空间融合的信息系统,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然后搭建更柔性、更快速响应的低空飞行管控体系。

在核心技术方面,还需要研制满足低空经济服务的新感知、新通信、新控制、新测评装备,打造面向低空的新型信息网络,构建具备通感导航一体化能力的数智底座。

张平表示,广东产业基础雄厚,制造业走在全国前列,随着低空经济快速发展,还需要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好地匹配起来,“现在已经吹响了冲锋号,但距离真正形成规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建议,要加快飞行器产品迭代和服务升级、打造安全可靠的一流基础设施、构建协同发展的低空飞行器产业生态、通过场景赋能应用落地,继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文字】南方+记者 刘倩

【摄影】南方+记者 张令 王俊涛

【海报】刘子葵

编辑 施心怡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