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广州市黄埔区长岭街道
主动抢抓
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紧紧围绕
“钟灵毓秀,山水长岭”主题
坚持走
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
的发展道路
以提升生活质量为中心
全力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
南岗河发源地——木强水库如何绘就幸福绿美新画卷?
一条登山健身步道,如何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像珠链般与乡村振兴、农研观光相紧密串联?
传统非遗醒狮文化,如何能有生生不息的后备传承力量?
运动公园和邻里家园,如何成为构建“友好、睦邻、乐居”新时代建设理念的重要平台?
对话嘉宾
沈凯(左)
广州市黄埔区长岭街道党工委书记、街级河长
科林·富乐(右)
黄埔“海外新闻官”
广州大学教师
对话地点
木强水库
水清 岸绿 河畅 景美
生态守护者与市民心中的绿洲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广汕路长平段的木强水库,以其卓越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和优美的生态景观,成为当地重要的水利工程和景区。
这座中型水库集雨面积达7.6平方公里,总库容高达1032.87万立方米。作为广州市首批标准化管理创建试点水库之一,木强水库不仅在防洪调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承担生态补水和景观用水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黄埔区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和科技赋能,成功打造了“区级行业监管+街镇属地管理+水库中心指导+专业物业公司运维”的小型水库管理模式。这一系统化管理体制不仅提升了木强水库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水平,也在全面提升水库的安全效益和景观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木强水库是“幸福河湖”——南岗河的主要发源地,也是隐匿在黄埔长岭地区的“世外桃源”。
“一湾碧水长流、两岸风景如画”正是木强水库的真实写照。去年6月,长岭街道成功举办了2023长岭好邻居幸福河湖徒步活动,吸引了500多名居民参与。游人沿着水库蜿蜒的步道漫步,共同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对话地点
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
“山水林道”
打开城市居民休闲健身新空间
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位于黄埔区长岭街道,是广东省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
该步道自2021年开始建设,2023年通过中登协专家组验收,被授予“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并入选“2023中国十大户外运动精品徒步线路”。
步道全长74公里,已投入使用60公里,穿越了长岭北部的四个社区,连接山水林田湖草,特别是岭头茶园环线、长平木强水库环湖线和黄麻竹林小溪环线,成为深受游客青睐的休闲登山目的地。
这里不仅有多样化的登山和健身体验,还融合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登山者沿途可以欣赏到起伏的竹林、清澈的小溪和绿色的原野。步道设计考虑了各年龄段人群的需求,既有适合家庭郊游的轻松线路,也有挑战性较大的山地徒步线路,满足了不同游客的健身需求。
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长岭步道成功举办了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吸引了众多运动爱好者和媒体的关注,也进一步推广了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户外文化。
在未来,黄埔区将继续加强对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管理和开发,致力于打造更加完善的旅游和户外活动设施,为广州市民提供更多健康、快乐和丰富的生活方式选择。
对话地点
醒狮文化馆
醒狮“走向世界”
让全球华人的共同文化生根发芽
长岭醒狮文化馆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馆内设有醒狮展示区、展示台、LED展示屏、夜光龙展示区等多功能区域。这里不仅是醒狮表演的场所,也是传播和展示醒狮文化的重要平台。
自2016年以来,水西醒狮队通过在北师大广州实验学校开设舞龙舞狮课程及参加省、市、区各类醒狮比赛等措施,积极振兴和传承醒狮文化。长岭街道依托崑山祖祠、长岭醒狮文化馆等阵地资源,活化历史文化和醒狮精神元素,讲述新时代长岭故事。
近年来,长岭醒狮队不仅参与了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接机活动,还参加了国际传统南狮争霸赛,与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其他醒狮队伍竞技,最终斩获金牌,为中华传统醒狮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荣耀,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对话地点
运动公园、邻里家园
居民共建共享
打造社区文化活动新地标
长岭运动公园位于长岭社区,由闲置荒地和水塘改造而成。经过住建园林部门的精心规划和支持,这里已成为黄埔区市容市貌的一大亮点。
首期公园于2021年7月正式开放,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多功能活动场地,以及智能健身器材和休闲设施,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捷、舒适的运动休闲场所。
2023年初,公园二期开放,以“山水生态”为主题,新增人行桥、亲水栈道、漫步道和儿童活动区,融合了海绵城市和儿童友好城市的理念,成为集运动、休闲和生态体验于一体的无界生活公园。
运动公园附近的长岭邻里家园以嵌入式社区服务建设为导向,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宣传、服务、实践为一体的社区文化中心。
其中的天健馆于2023年12月正式揭牌,占地700平方米,内设有AR智慧互动平台和语音设备,还设有图书馆、24小时自修室,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文化活动空间。该馆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还促进了社区的文化交流和共建共享。
长岭街道通过充分利用公共空间和党群阵地,提升了社区公共空间设施的普惠性和服务功能。公共空间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学习和娱乐的场所,还通过党建教育和社团活动,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居民的参与感。
这些措施不仅展示了长岭街道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的努力,还提升了社区的整体治理水平,为居民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善和便利。
南方+记者 刘珊
通讯员 黄埔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去南方+听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