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镇:工农旅并进,中心镇如何走向“幸福镇” | 奋战“百千万 ”·阳东镇域行③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村落,在区县和村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当前,阳东区持续以“头号力度”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快编制实施“一镇一方案”,统筹推进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建设。聚焦阳东11个镇的发展现状与核心问题,即日起,南方日报阳江记者站联合阳东区委宣传部、阳东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推出“奋战‘百千万’·阳东镇域行”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各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做法和成效,总结出可学习可借鉴的阳东经验、阳东品牌。敬请垂注。

合山名片

合山镇位于阳江市阳东区东北部,全镇总面积98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万人,户籍人口4.3万人,下辖3个社区、13个村委会和121条自然村。合山镇距离市区17公里,325国道和沈海高速贯穿境内,辖区有合山机场和阳东高铁站,距离阳江港码头仅有35公里。该镇先后荣获“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广东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广东名镇”“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等称号。

七月,走进合山镇,从工业园区到田间地头,处处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共发工业园内木森、绿源、泰林等木制品加工厂内,工人们熟练而有序地工作;那梢白沙村百香果基地里,一个个浑圆饱满、果香四溢的黄金百香果垂满枝头;大迳莲花村旅游综合体项目吸引游人如织……

作为阳东区首批省级中心镇,合山镇工农旅三大产业齐头并进。2023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5%;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同比增长19%。镇内丰垌龙庆村、大迳莲花村、那石那洋村共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然而,工强农兴旅旺的另一面也面临着传统产业升级慢、产业融合不明显、发展思维受限等桎梏,破局势在必行。

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切入点和发力点,合山如何立足城区副中心、着力打造阳东中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宜居宜业宜游示范镇?

工业强镇

传统产业历久弥新

合山镇位于阳江市东北部,是名副其实的工业中心镇。全镇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城镇化水平较高,截至2023年末,全镇常住人口6.8万,户籍人口4.3万,其中外来人口约2.5万。

历经多年的发展,镇上逐渐形成了以木森、绿源为代表的木制品加工产业,以金鹏为代表的针织机械产业和食品香料产业三大支柱产业。辖区内大小企业9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8家,与周边三镇共同形成了阳东区的中部工业经济发展区和城镇集聚发展带。

虽然产业基础较为厚实,但合山镇传统产业升级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镇的工业发展。

以香精香料产业为例,鲜有人知道的是,合山镇曾是香精香料产业大镇,产业起步在全国范围来看比较早。20世纪八九十年代,镇上拥有五六十家大小香精香料企业。这些企业的繁荣兴盛,一度造就了合山镇的辉煌,也为镇上工业发展奠定了较早的基础。

然而,香精香料产业已历经从酒用香精到烘焙香精三个发展阶段,全镇相关企业却仅剩10余家。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全国其他地方香精香料产业发展壮大挤占了市场份额;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没有跟上,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性。

“老”的确是桎梏,能否老而弥新则是当下要解决的难题。其实,合山工业虽“老”,但韧性强、资源优、后劲足,蕴藏着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从产业基础来看,合山镇木制品产业实力强劲,成集群式发展,且拥有木森、绿源等龙头企业。“之所以选择落户阳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了这里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阳东泰林家庭用品有限公司杨述礼说。2023年,该镇还积极配合阳东区政府引进落户阳江市阳东轩之林工贸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了产业集群。除木制品产业外,合山食品香料产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产业发展成熟。

从地理位置来看,合山镇距离市区17公里,距离阳江港码头仅35公里,325国道和沈海高速贯穿全境,合山机场和阳东高铁站均坐落于辖区内。从广州乘高铁,一个多小时抵达阳东站,车行十分钟即可进入合山镇。随着深中通道开通,合山将进一步缩短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有利于企业抢抓“大桥经济”机遇。

从发展环境来看,合山正积极推动共发工业区加快纳入阳东经开区扩容范围,加快与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对接,招引一批优质企业;以“营商环境年”为契机,该镇不断探索基层涉企服务新模式,率先成立镇街“企业服务专班”,变“上门找服务”为“下沉送政策”,专职开展服务企业工作,随时摸清企业发展情况,了解企业诉求。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对比过去,从区位交通到营商环境,合山“软硬兼施”助力企业扎根发展。未来,随着传统支柱产业提质升级,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合山的发展潜力将不断释放,广阔天地,正逢其时,大有可为。

农业兴镇

特色农业多点开花

时下,正是百香果陆续成熟上市的日子。走进那梢白沙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绿油油的藤蔓爬满藤架,藤上的百香果个个浑圆饱满、微黄带绿、格外诱人。

“今年雨水比较多,亩产在4000斤左右,目前收购价平均在12元左右一斤。”基地负责人钟良伟种了150亩“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他说如果不是雨水较多的缘故,亩产的产量还能更高。

“从6月底开始可以一直采摘到12月,眼下正是赚钱的好时候。”钟良伟笑着说,在他的种植基地,有10来个固定工人,种植和摘果的农忙时,会不定期再请三四十名工人。一个工人一天能赚100多元。

以那梢白沙村百香果为缩影,近年来,合山镇党委、政府与驻镇帮扶工作队共同谋划扩大百香果种植面积,采用“公司+基地+经联社+农户”模式,推广种植“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推进百香果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百香果专业镇”。

目前,全镇已建成8个百香果基地,重点分布在高罗村,主要辐射那石、牛栏、丰村、那梢、深水河等村,总面积已超过2000亩,预估总产量约4000吨,全年预计总产值超过1亿元,能为当地村民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

除了百香果,合山特色农业呈“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拥有“783甘蔗”、年桔、花卉苗木、富硒大米、百香果、香蕉、粉葛等多个特色农产品,其中百香果、香蕉、粉葛、富硒大米种植面积均超千亩。

在此基础上,合山镇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镇上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拥有康之源、百盛园、丰多采等多个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康之源获评2023年广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百盛园获评广东省重点龙头企业,丰多采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

2023年,该镇巩固提升连片15亩以上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效,全镇492亩任务数已全部完成,复耕复种率达100%。

为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发展立体规模种植,镇里大力盘活闲置资源、加快土地流转。目前全镇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超2万亩,占全镇农村土地面积(3.79万亩)的55%。

与此同时,合山还积极举办展销会等活动,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去年7月,由合山镇党委、政府牵头在高罗村百香果种植基地举办了“庆丰收 促产业”合山镇首届百香果田头购销签约现场会,吸引市内外众多收购商前来采购,现场达成合作金额2000万元。

“今年在拓展市场和打通产品销路的基础上,还将继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合山镇党委书记李宗敏表示,未来要继续加大百香果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大力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大产供销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力度,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构建更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助力全镇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发展乡村多元化、规模化种植成为新趋势。合山镇深谙此意,在农业强镇发展过程中,立足实际,通过挖掘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了一批符合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未来,随着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探索农业休闲观光游、体验游等“农业+”新路子,合山将迈入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文旅旺镇

绿水青山间打造美丽事业

近日,大迳莲花村旅游综合体一期项目建设完成。该项目通过发动乡贤集资入股等方式,由大迳莲花村成立的旅游公司打造而成。第一期建有游泳池、钓鱼场、农家乐、咖啡屋、儿童娱乐等设施。建成后预计每天人流量超200人次,莲花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增加20万—30万元。

“下一步,我们准备打造采摘园、亲子乐园以及民宿等项目,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就业。”大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钟许贤介绍,目前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在进行二期升级改造,将建设25间民宿,打造大迳莲花村露营营地,建设莲花村200亩油菜花海观光基地,持续擦亮农文旅名片。

同样风景独好,凭借资源禀赋打造旅游胜地的,还有合山镇丰垌龙庆村,这里不仅将美丽经济变现,更融入了文化元素,农文旅发展融合正热。

走进丰垌龙庆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千亩莲花基地。碧绿的荷叶上一簇簇粉红、淡紫的台湾九品香水莲花和印度蓝莲花,两种观赏性优质莲花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炎夏里为人们送来一抹沁人心脾的幽香。

向前再走几步就是龙庆书院、家风巷,赶上学生正好前来研学,可以听见书院里不时传来朗朗读书声,那是他们在学习传统文化。

据介绍,家风巷和龙庆书院一脉相承。家风巷以传承优秀的家教家风为创办理念,以龙庆书院为依托,开设了家风书画馆、花道馆、茶香馆、漆艺馆、农耕馆、豆豉馆、中医文化馆等沉浸式特色文化馆,吸引游客参观学习,传承家风文化,弘扬和善理念。

2022年9月,丰垌村被省妇联、省文明办联合命名为第三批广东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该村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村,而“龙庆书院·传统文化+家风巷·家风文化+清廉池·廉洁文化+合山乡礼馆·乡愁产业文化”四点一线旅游路线,正是丰垌村打造乡村旅游的新思路。

五一假期,该村龙庆古风集市正式升级开市,增设了汉服租赁、传统文化亲子课堂等亮点项目,同时还增设了20个那石酱料、粉葛、香蕉等直供直销农特产品和牛杂、叶贴、艾玛等特色小吃摊位,为游客带来了更为丰富的乡村旅游体验。

在合山,最亮丽的名片是山水,最厚重的底蕴是文化,最独特的禀赋是生态。走进合山,总有一处风景,总有一方山水,让人心向往之。

凭借镇内丰富的文旅资源,近年来合山深入探索把“美丽经济”等价值变现,将发展特色文旅经济变为振兴镇域经济的又一“法宝”。

为破解文旅资源散乱开发的问题,合山镇早早从整体出发谋划文旅产业,连片打造,并积极引进相关企业,助推旅游线路开发设计,帮助农特产品运营销售。

该镇积极打造“东刘丰多采+社区党建公园+大迳河·丰垌农文旅示范片+那石乡愁记忆”等15公里户外休闲旅游经典路线,充分利用其辐射带动作用,把独具合山特色的文旅路线、特色民宿、美食地图串联起来。

具体来看,东刘村丰多采基地加快打造以蓝莓、阳光玫瑰为主的大型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通过举办蓝莓节、阳光玫瑰节等活动,吸引周边乡镇及市区人流;丰垌村依托龙庆书院、家风巷等文化载体着力打造乡村文旅研学新品牌;那石村通过建设童趣园、成立漠阳酱坊共富工坊等项目打造“那时记忆 阳东味道”乡愁文化产业村;大迳莲花村则打造旅游综合体,进一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与观光娱乐相结合的便是美食。合山当地最有名的美食莫过于“合山牛”,为打响合山牛品牌,去年大迳莲花村举办了首届黄牛宴,吸引来自四乡八邻的村民和省内多地近千名游客纷至沓来,品尝独具合山特色的“全牛宴”。

此外,合山还聚力做旺城镇消费商圈。配合区加快推进合山机场改扩建项目,着力打造综合性通用航空(低空经济)产业园,发展低空旅游观光、高空跳伞、航空科普、技能培训等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整治好合广路、沿江路示范一条街,吸引经营者入室经营,营造具有乡镇特色的商圈,聚集吸引周边乡镇及市区、阳东经开区企业人员前来消费,带动周末、夜间经济发展,激发中心镇经济增长新动能。

工业强镇、农业兴镇、文旅旺镇,多年的厚积薄发,正在合山描绘出一幅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和美画卷。此刻,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观光旅游,来合山走一走看一看,相信您都会有所收获。

【文字】南方+记者 黄林

通讯员 邱钰婷 麦倩华

【图片】合山镇提供

【海报】雷怡婷

编辑 何嘉琪
校对 梁飞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