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不断提升,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在企业管理和投资决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企业自身的运营,还是投资者的选择,ESG标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指标。南方+ESG 观察栏目将每期邀请嘉宾,深入探讨最新的ESG趋势、政策动向及行业最佳实践,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见解,助力各方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通过本栏目,读者将了解到:
ESG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最新发展和变化
领先企业在ESG领域的创新实践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不同地区和行业在应对ESG挑战中的独特策略
未来ESG趋势的前瞻性分析
本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ESG专家何旋,以下是其个人观点。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这四大行业的ESG实践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每一个行业的ESG表现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地球的健康。
纺织服装行业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既是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典型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个行业独特之处在于其广泛而复杂的供应链,从原材料的种植和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销售和最终的废弃处理,每一个环节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纺织服装行业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核心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特殊。
在环境方面,纺织行业面临许多挑战。棉花种植过程中大量的水资源消耗,以及化学染料和整理剂的使用,会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无限制地使用化石燃料也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生产过程中高能源消耗所导致的碳排放问题更是不可忽视。
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看,纺织行业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劳工权益问题尤为突出。工人们往往面临不公平的工资待遇、过长的工作时间、不安全的工作环境,甚至还涉及童工和强迫劳动等更为严峻的问题。此外,复杂的供应链结构使得确保透明度和公正性变得异常困难。
在治理方面,纺织行业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企业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承诺能够切实落实。这包括对供应链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控制,以及对外责任报告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独特的核心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纺织服装行业在ESG方面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推动行业向着更加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方向发展。
核心议题
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日益增强,这一趋势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他们对设计新颖、高品质材料以及生产过程中环保可持续的需求更为迫切。这种变化迫使中国纺织企业持续创新,不仅在产品设计和服务上独树一帜,还要在可持续性方面进行深度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水资源管理、气体排放和固体废物处理上取得突破。这些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整个地球的环境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原材料的可持续性
原材料的可持续性是纺织服装行业的重要环境议题之一。选择可持续生产的原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还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因此,如何确保原材料来源的环保性和可续性,成为推动行业向绿色转型的关键步骤。通过采用绿色原材料,从源头的绿色原材料起步,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推动。以下几种原材料和创新面料的例子,展示了这一趋势的具体实现:
・有机棉的环保特性: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合成化肥,在种植过程中能够省水高达91%,减少了土壤酸化和侵蚀,避免了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及环境的污染,提升了可持续性。
・大麻纤维的可持续性:天然、可持续,无需农药化肥,用水量少,根系深厚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和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穿性。
・再生聚酯纤维的资源节约与环保:将废弃塑料瓶回收后重新加工成新的纤维材料,这不仅节约了石油资源,还大幅度减少了空气污染。优衣库等品牌已将此类面料应用于生产速干衣、防晒衣、摇粒绒等多种衣物中。
这些创新的原料和面料不仅展示了纺织服装行业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努力,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同时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低碳产品的市场需求。
印染环节的水耗、能耗和废弃物管理
印染环节的水耗、能耗和废弃物管理是纺织服装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的重要来源。印染过程中高水耗、高能耗和化学染料的使用不仅消耗大量水资源和能源,还会产生大量废水和有害废物。因此,采用更加环保的印染技术和废物处理方法,对于减轻环境负担、提升行业的整体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染色工艺对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等)的处理,需要大量水资源。每染一公斤布料大约需要使用100-150公斤的水,整个染色过程耗时7-8小时,消耗0.8KWh的能源,并使用大量染料,导致产生大量废水。印染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事实上,对于化学纤维的染色,印染过程并非必须要水作为介质。例如,针对聚酯的染色,就可以通过无水技术来实现。而且,染色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药剂,染后的水洗和定型环节比较简单,时间上比传统水染色节约3-4小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都相应降低了。这种无水染色技术从源头上解决了高水耗和大量污染废水的排放问题,做到“无毒”“环保”“节约水资源”。
对于天然纤维的染色,也同样有改良的节水技术。例如,通过采用非水介质染色,避免使用盐和碱,从而实现污水零排放。又如,对材料进行涂覆改性,使其在染色过程中对染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减少了高浓度盐碱的使用,显著减少了高盐废水的排放。这些改进措施不仅提升了染色工艺的环保性能,也大大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消耗。
全生命周期的循环利用
全生命周期的循环利用是纺织服装行业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推广循环经济理念,从设计、生产到消费(耐用)和循环利用,每一个环节都采取可持续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废物、节约资源,并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尤其在设计阶段,绿色设计的做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程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设计环节能充分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生产过程的低能耗及废物管理,后续的生产和消费环节也将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直至废弃衣物回收再造。
通过绿色设计,企业可以为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其在使用和循环过程中对环境的负担降到最低。
品牌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能力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传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产品价值,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从而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例如,当人们听到Patagonia,就会联想到这个品牌在户外用品领域的ESG代言人地位;提到安踏,人们会想到这是国内服装品牌中的ESG代表。这样的品牌形象不仅能够吸引环保意识强的消费者,还能为企业在市场中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企业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导地位,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
小结
纺织服装行业的ESG转型不仅反映了企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映射了消费者对更加道德、可持续购买选择的需求增长。随着行业对环境影响的重新评估、对社会责任的加强承诺以及治理实践的改善,我们正见证一个向着更绿色、更健康、更正义方向迈进的行业转型。
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产品贴上ESG标签,这不仅是对商品环境友好和社会正义的认证,也是品牌传递给消费者的一种承诺——选择这些产品,即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这种趋势鼓励消费者在时尚选择上既表达个人风格,又能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企业不仅能够巩固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导地位,还能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实现全行业的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作者】何旋(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ESG专家,CFA、ESG、FRM知名讲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