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头号工程须拿出头号力度,展现头号作为。今年以来,松山湖紧密围绕市委“投资年”、松山湖“企业服务年”主题,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服务提升等领域全面发力,已形成全域推进、全面铺开、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各项重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
6月起,“创新松山湖”公众号联合南方+松山湖频道推出“发力百千万”主题系列报道,充分展示松山湖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做法和成效。敬请垂注!
夏日的松山湖,不论是清风习习的白天,还是华灯璀璨的夜晚,公园景区、车道两旁绿树成林,每天都有众多市民前来园区观光游览、休闲小憩。骑行、跑步、遛娃……大家以自己的方式享受快乐和惬意,体验城市里的绿色生态,见证科学城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百千万工程”任务牵引下,松山湖今年“上新”科学公园、5个口袋公园,补绿增绿兴绿行动持续推进、莞惠城际公交微循环线开通、公共停车场建设频频迎来新进展,一系列举措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扮靓城乡颜值,畅通市民游客来湖畅玩体验。
夯实绿美底色
全民共绘美丽圩镇实景图
不久前,史上规模最大、开发者参与人数最多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在松山湖如期举行,大会期间,松山湖开发者节2024同步为来自全球各地的开发者及广大游客带来一场夏日盛宴。
松山湖开发者节2024主会场位于松山湖科学公园
市民游客享受荧光夜跑
在松山湖科学公园享受活力四射的荧光夜跑、趣味砸冰开启酷爽体验,聆听乐队livehouse现场……活动期间,这座于今年对外开放的新公园,3天内迎来约50万人次的市民游客肆意畅玩。
松山湖科学公园
松山湖科学公园是东莞市继清溪大王山森林公园之后的第二个省级林长绿美园,坐落在松山湖南侧。其秉持松山湖“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发展理念,注重生态、人文与科普元素的有机结合,为市民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园内建有儿童友好中子乐园、最美落日平台等多主题区域,处处可见科学的元素,融合松山湖的山林、草甸、湿塘、湖光等自然生态特色。
“我们在松山湖生活几年,感觉园区发展很快,这里绿化好、空气好,我们都选择在这里养老。”住在科学公园周边的多名居民说。
开窗见绿,出门赏景。如今的东莞正在按照“把城市建在公园里,把森林搬进城市来”的理念,将松山湖打造成有颜值、有品位、有文化、有温度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典范,让松山湖成为一座人才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一座品质上与一流科学城相匹配的城市。
沁园路美丽示范主街为松山湖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之一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为高水平推进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松山湖城管分局高标准建设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将重要廊道相关路段串联成美丽圩镇精品路线,并围绕广深铁路、莞惠轻轨、莞深高速、常虎高速等19条重要廊道沿线路段的违法建筑、违章广告、田间窝棚、乱堆放等问题,形成常态化巡查并形成相关工作台账,对于发现的问题践行立行立改原则,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博恒口袋公园于今年“上新”
此外,松山湖今年陆续“上新”5个集纳凉、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口袋公园”,其中礼廊书轩公园占地12000平方米,以“书”文化为主题,植被丰富,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闹中取静的休息空间;湖岸口袋公园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公园以科学为主题配备丰富的儿童游乐设施,加速打造更多群众身边的“小美好”。
华为与来自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代表共植“鸿蒙林”
在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征程中,松山湖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为绿美松山湖生态建设注入新活力。今年3月,2024年绿美松山湖生态建设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举行,园区党员干部、科研人员、院校教师生和企业高管人才等各界人士共植千株树苗;5月,松山湖第二小学的学生代表在松山湖科学公园增添新绿;6月,华为与来自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代表在东莞松山湖再次共植“鸿蒙林”……
截至目前,松山湖今年联手社会各界完成植树近5000株,完成进度110%,建设“绿美少年林”“党员先锋林”“同心林”“红领巾林”等各类主题林9处;同时开展绿美生态课堂,松山湖3万中小学师生共上绿美生态课,持续唱响绿美生态建设主旋“绿”,共同描绘美丽城乡崭新画卷。
与湾区发展“同频共振”
多举措提升交通畅达度、满意度
端午假期首日,“湾区大号地铁”客流火爆,这条动脉是大湾区最长的城际铁路,自东向西连接了惠州、东莞、广州、佛山、肇庆,实现了大湾区市民说走就走的愿望。其中,松山湖北站发送旅客当天近1.1万人次,在39个站点中位列第4,仅次于番禺、西平西和长隆。有网友来到松山湖北站,直呼“春运既视感”。
“湾区大号地铁”城际铁路外拓大湾区市民出行范围,松山湖也迅速做好运力准备,探索“轨道+公交”出行模式,不久后便试点开通2条莞惠城际公交微循环线,线路主要途经周边商圈、产业园区、企业及住宅小区,畅通市民游客轨道出行“最后一公里”。
“惠民公交,无缝衔接,便利出行”“终于有接驳车了”“这个特别好,点赞,出了厂门就可以直接坐车了”……自启动试点以来,诸多市民纷纷对这一举措表示认可,更提出增设不同线路的建议。
“我们会加大对公交公司的监督管理,确保乘客能够享受到‘城轨一到站,公交即发车’的服务。希望市民朋友选择公交出行,为松山湖的绿色出行作出更大贡献。”松山湖交通运输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生物医药片区公共停车场
地面干净整洁、车位停放整齐有序……走进松山湖团泊洼生物医药片区,近日新投入使用的公共停车场,几乎每天停满车辆。依托“世界工厂”东莞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日趋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松山湖科学城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集聚。
企业加速集聚,也衍生出停车供需矛盾。为有效缓解企业停车难,松山湖交通分局会同科学城集团等单位近期对松山湖团泊洼生物医药片区建筑停车配建及道路违停进行摸排调研,利用该片区偏中心地块建设公共停车场(生物医药片区停车场),可至少容纳270台车辆停放。
此外,松山湖交通分局等部门通过现场勘察并委托专业设计单位,编制《松山湖工业西四路和生态园12号路(畅湖路)、芦溪路、兴惠路路内智慧停车建设方案》,希望通过科学、合理地统筹规划停车资源,运用现代化的智慧手段,提高运营效率,有效解决“乱停车”“停车难”的问题。
该方案公示期将持续至8月2日,初步规划在工业西四路以及生态园片区3个路段(12号路(畅湖路)、芦溪路、兴惠路)增加建设双侧路内停车泊位合计约420个泊位。
据松山湖交通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松山湖还计划新增路外公共停车场若干处,含车位1000余个;新增松山湖松月文化广场住宅区、科学城人才社区、松润府、文化艺术街区建设等配建项目停车位不少于6000个,力破停车难题,为百姓幸福“加码”。
【撰文】张莎 陈启亮
【摄影】黄政正
部分由受访单位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