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南沙|烟火气,是打造未来之城的底气

南方+ 记者

有烟火气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城市。

最近,蕉门河旁的一条夜市刷屏南沙人的朋友圈。从聚星桥桥头到太极公园,柠檬茶、冰粉、炸串、烧烤等各种各样的夜市小摊沿路排开,引来客流如织。

表面看,夜市火了;往深了看,南沙在聚人气。一个夜市,折射的是南沙打造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有烟火气的活力之城的主动探索。烟火气,是南沙打造未来之城的底气。

有烟火气,才有人气。

南沙缺人、缺人才、缺青年人,这是共识,而“年轻化”已成为夜市的一个新特征,更具设计感、社交感、人情味的消费新场景,才有吸引有活力的年轻人。

其实不只是夜市,不久前南沙提出将在这里打造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街区,定位三个范:青春范、活力范、国际范。在过去不久的端午节,南沙的龙舟赛时隔12年在此上演,包括新晋“网红地标”——聚星桥在今年1月正式开通,与其他4座“上新”人行桥一同成为蕉门河上的亮丽风景线,引来市民争相打卡。

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正在传递,南沙要打造地标、要集聚人气。

有烟火气,才有产城融合的内生动力。

南沙是新区、新城,培育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城市功能的自组织、自适应链条,避免出现产业、土地、人口的链条断裂,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是南沙乃至中国所有新区的课题。

南沙要构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等,都需要吸引大量人才、人口。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同样反作用于产业集中、人口集聚。

就在6月30日,万顷沙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园配套“烟火气”项目在万顷沙镇沙尾一村九涌半市场以北地块举行开工仪式。

该产业园规划入驻企业40余家,目前已集聚一批芯片材料、设备以及制造等企业,常住人口约3000人,但由于缺乏产业园配套,这里客货车混停、交通不畅,导致园区风貌不佳、不利于招商引资。为此,一个集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配套“烟火气”项目启动,项目以“集市+步行街”为主体,并配有客、货停车场,总占地约20亩,将极大提升产业园的配套服务水平。

有烟火气,才有未来之城的底子。

南沙以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为使命任务,加快建设“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都市。

为打造一座人人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过去几年,南沙在智慧、绿色、韧性、宜居等方面也有了自己的初步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走在路上,山林河湖跃然眼前,设计大气的建筑错落有致,低碳环保的公交站场和随处可见的无人驾驶车辆让人耳目一新。但这些,就是未来之城吗?

从城市价值的概念出发,从16世纪的“乌托邦”,18世纪的“理想城市”,19世纪的“田园都市”,到近代的“生态城市”,再到当下“未来城市”的探索,我们会发现无论城市如何进化,最核心的仍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未来之城的内涵,在烟火气里逐渐清晰。

延伸阅读

白天钓鱼、晚上吃夜宵!到蕉门河逛夜市|烟火气里的南沙

评论员 柳时强

编辑 张晓晨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