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以“五省通衢 江海智航”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活动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会展中心举行。活动由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广东省海员工会等单位共同主办。
现场,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李永恒等作主旨发言。
同时,爱心企业进行捐款,同时颁发珠江航运事业发展基金会助学金。截至目前,珠江航运事业发展基金累计收到社会各界捐赠超700万元,惠及4000余名学生。
嘉宾代表还共同观看了“大美珠江 绿色水运”系列节目,包括“智慧航运”优秀短视频及“航运达人”脱口秀等。
据介绍,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活动2006年开始启动,至今已举办18届,构筑了珠江水系五省(区)航运业交流思想、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航海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7月11日“中国航海日”当天,主办地辖区船舶还将挂彩旗、拉横幅,统一鸣笛1分钟庆祝节日。
作为中国第二大通航河流,近五年来,珠江的水运发展正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去年底,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牵头制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珠航篇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明确了到2027年的行动目标,即珠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四个一流”建设成效显著,实现“通上游、畅中游、优下游、连支流”的发展格局。
为达成目标,珠江水系五省(自治区)交通运输、海事、港航主管部门将重点推进相关工作。
一方面,持续完善现代化水运基础设施体系。优化航道和码头布局,不断加速平陆运河、百色和龙滩通航设施建设,加快贵港、梧州、肇庆、清远等港区码头建设。
另一方面,推动水运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强化跨地区、跨部门联动,优化西江航运干线保通保畅,加快珠江航运内贸集装箱精品航线建设和班轮运输航线发展,推广多式联运,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推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更新内河老旧船舶,推广电动、LNG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引入新技术,提高设备现代化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
另外,还强调智慧水运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水运深度融合,建设智慧西江船闸,提升港口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航运体系。
当前,绿色低碳也在航运领域掀起“时尚风”。五省(自治区)积极发展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船舶,构建绿色航运廊道,推动码头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加强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衔接和有效运行,并提升船舶大气、水污染物等排放控制水平。
南方+记者 张子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