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知行合一,把文明能量转化为“幸福指数”

南方+ 记者

漠阳江上百舸争流,龙舟队伍奋楫争先,吸引数万群众现场观赛;高流河畔游人如织,千年古墟远近闻名,一天内超过17万人次参与;十里泉城气氛热烈,八方宾客畅享佳节,当地成为阳春市前段时间最具人气、最受欢迎的旅游景区……

不久前,这些在阳春发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透过这些鲜活场景,大家看到的是现场布置干净整洁、车流人流秩序井然、文明宣传富有创意、志愿团体热情友善、城市文明更显气质。“新时代的文明风尚,与阳春的美景、美食、美物一样令人陶醉,阳春城美景美人更美!”许多游客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人人都向往“诗与远方”的今天,熙攘人流是对城市文明形象的一次关键考验。近期的优异答卷背后,折射出阳春市创优文明环境、夯实文明底蕴,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努力。

阳春美,最美风景是文明。近年来,阳春市着力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让城市文明持续“保鲜”、常态“光鲜”,不断擦亮广东省文明城市的金色名片,全力打造崇德向善、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幸福之城。

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

6月20日晚,“移风易俗新风尚 美德健康新生活”——2024年阳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直通车活动(合水站)举办。晚会不仅有各类精彩节目,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使得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晚会观演人数达600多人次。当晚还开展了“小手拉大手 共建文明家园”主题活动,派发宣传单张约300份、宣传袋200余个、宣传扇200余把,倡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将精神文明建设外化于行的重要形式。据统计,2024年以来,阳春市累计举办“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强国复兴有我”“送戏下乡”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500多场,类型包括“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平安建设法治宣讲、文艺直通车、志愿服务活动、文艺体育技能培训、慰问活动等,范围遍及市区、乡镇、学校、机关、企业等。

为持续打造高质量实践载体,今年阳春市借助机构改革契机,挂牌成立了阳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并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动文明实践网络在17个镇(街道)延伸、拓展和巩固,目前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51个,实现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

如何进一步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助力“百千万工程”中的作用……5月30日,“春州大讲堂”第二十三期活动走进中交广东开春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活动中,阳春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团长湛振健阐述了“百千万工程”的概念及实施范围、主要原因、主要任务、实施要求、相关措施以及战略意义等,让奋战在建设一线的工作者受益匪浅、深受鼓舞。

这是阳春市努力打造文明宣讲品牌,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一场场接地气、聚人气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文明新风。

目前,阳春市打造出“民法典宣讲乡村行”“春州大讲堂”“劳模宣讲”“暑期公益课堂”等品牌,先后深入机关事业单位277场次,农村社区52场次,企业16场次,学校45场次,参与的听众达2万多人次,使文明宣讲实现基层“全覆盖”。

在人员和机构配备上,阳春市组建市委宣讲团、教师宣讲团、职工宣讲团、青年宣讲团、巾帼宣讲团、老干部宣讲团、百姓宣讲团7个宣讲“主力军”共143人,开展宣讲活动588场次,听众6.1万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广泛凝聚文明共建合力

今年4月,2024杜鹃花海·阳春鸡笼顶越野赛在阳春市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400多名选手参赛。

其间,赛事举办地最高气温达35摄氏度。参与赛事服务的300多名专业志愿者持续行动:在补给点,志愿者温馨提示所有选手休息15分钟,确保身体条件允许才能继续比赛;在赛道沿途增加多个流动性补水站,志愿者把“清凉”送到选手身边……

“欢迎你们来阳春,加油!”比赛当天,在位于三甲镇长沙村的赛道补给站,村民也自发组织起来,热情服务参赛选手。“感谢阳春,体验很棒的比赛,杜鹃花和草甸很漂亮。”“沿途的游客、村民都非常友好,不停为我加油鼓劲,让我觉得很暖心……”比赛结束后,许多选手纷纷对阳春暖心的赛事服务“点赞”。当重量级赛事遇上文明风尚,便更能发挥凝聚人心、鼓舞精神的作用,为阳春鸡笼顶打造“华南越野第一赛”提供更多底气。

精神文明既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如今,一抹抹志愿红在阳春持续散发光亮,不断照亮城市每个角落——

阳春市公安局联合阳春市禁毒协会、神鹰救援队、市武术协会、咏春拳、太极拳协会以及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吸纳一批社会热心人士组建了阳春市春州义警队,110多名义警正式上岗,开展平安、警务志愿活动,助力进一步完善群防群治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上门义剪、义诊、送药、推拿、打扫……近日,共青阳春团市委员会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基层,将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与以往自发开展不同,如今志愿服务创新采取群众‘点单’形式,更加契合群众需求。”阳春团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群众点单—居委派单—志愿接单—群众评单”一体贯通的志愿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精细化水平,打造优质文明实践项目。

近年来,阳春市志愿者联合会推出爱心商家优惠举措,鼓励更多群众成为志愿者;阳春市乐豪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让爱回家——救助流浪人活动”项目,已经帮助60多名流浪或失联人员回归家庭;阳春市志愿者发起的“守护乡村安全 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活动,为乡镇道路安装防护栏,从源头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阳春着力构建以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为引领,以青年志愿者、单位党员志愿队、镇(街道)志愿队为主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阳春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阳春市注册志愿者9.13万人,志愿团体796个,志愿服务领域曾获得国家级荣誉5项、省级荣誉165项、阳江市级荣誉681项。

串珠成链提升城乡文明

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好邻居”用篷布接住阳春坠楼女童;河水湍急之时,阳春退役军人毅然伸出援手挽救女孩生命;路遇交通事故,春湾镇两名党员干部出手救助伤员,事后又悄然离去……

近年来,阳春市涌现出一个个感人榜样,如同行走在身边的“活教材”,让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氛围更加浓厚。阳春市共入选中国好人2名、广东好人6名、阳江好人10名、阳春好人40名。

串珠成链,社会正能量在阳春不断汇聚。近年来,阳春市扎实开展文明单位、文明镇、文明村(社区)、文明校园、文明窗口和文明家庭创建工作。2021—2023年度,阳春市共评选出23个阳春市文明单位,5个阳春市文明镇(街道),85个阳春市文明村(社区),10所阳春市文明校园,5个阳春市文明窗口,10户阳春市文明家庭。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

近年来,阳春市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农房风貌品质提升、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治理“五大行动”,全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坚持守正创新、弘扬良好风气,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激荡在广袤的田野间。

走进阳春市岗美镇岗北村银塘自然村,只见村道干净宽敞,休闲广场设施完备,一幅清新美丽的新农村画卷映入眼帘。

据悉,银塘自然村村委会干部经常走村串户,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通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思想上形成自觉、制度上形成规范、风气上形成氛围。目前,该村已建设篮球场、小广场、农家书屋、老人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

“过去办酒席存在攀比心理,费时费力又费钱。如今观念转变了,也轻松了不少。”村民李孔福为村里的这一变化点赞。

此外,阳春市圭岗镇、河㙟镇、松柏镇、马水镇、河西街道等镇街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接连开展倡导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村规民约座谈会,阳春市岗美镇连续开展李惟扬文化节之开笔礼活动,弘扬文明村风、文明家风,进一步深化村规民约的作用,营造良好生活风气。

一线实践

“闲置田”变身“文明田”

“这是新鲜采摘的香瓜,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近日,阳春市“团团田,团团爱”项目首批蔬果采摘完成,志愿者忙碌地分装打包,将这份“丰收的喜悦”送往各镇(街)敬老院和20名特殊青少年家中,让大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如果拥有一块农田,你会如何利用它?”今年3月,为积极探索青年助力“百千万工程”新路径,阳春市启动了“团团田,团团爱”项目,因地制宜推进“农业+公益”模式。该项目充分利用了位于阳春市河西街道三丰村华侨农场的90亩闲置土地,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精心的管理,让昔日的“闲置田”变身“文明田”,结出累累硕果。

项目不仅让闲置土地实现“新生”,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我们聘请了当地村民负责农作物种植和日常管理,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阳春团市委书记陈达标介绍,首批种植的香瓜和节瓜已喜获丰收,后续还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农作物种植的品种,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凝聚更多社会力量,更好地发挥项目的作用,阳春团市委积极搭建互联网捐资平台,同时与阳春慈善会开展合作。乐捐平台上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已经收到爱心资金近5万元。

以项目实现为契机,阳春团市委还融入了温度与创意,精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我们希望通过明信片、产品包装袋这类实用的文创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让爱心人士在投身公益的同时,深刻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与意义。”陈达标说。

如今,一块闲置土地焕发出新活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未来,我们还希望在不同乡镇因地制宜复制和推广‘团团田’模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村民增收和乡村经济发展,为‘百千万工程’贡献青春力量。”陈达标说。

南方+记者 罗天

通讯员 黄智 关雯静 饶思书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