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百千万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市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全面启动四会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编制工作,重点通过建设用地整理、农用地整理等整治项目,为产业平台提质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要素保障,助力四会市“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大实效。
为进一步推动四会市大沙镇渔业产业发展,四会市“百千万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市自然资源局)与相关部门积极联动,通过“国资清退统租,政府主导开展整治,龙头企业承租开发”的集约新模式,开展1200亩连片鱼塘集约,绘就现代化生态养殖新画卷。
肇庆市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嘉辉表示,目前太二水产养殖项目已经形成了1200亩的集中连片鱼塘,同时还推动鱼苗场以及制菜加工厂的投建,将打造集种苗、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项目整体建成后亩均租金收益增长了1000多元,还可以吸纳周边农民约120人就业,带动农户年增收2万元左右。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四会市深入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也是解决“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筹?人往哪里聚?”这三大城乡要素流动问题的重要途径。
为此,四会市“百千万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相关单位整理全市范围内具备开展用地整治条件的区域,梳理具备补充耕地、开展低效用地腾挪利用的潜力地块,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产业发展和经济要素创新性配置,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聚力产业平台提质增效,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持续优化产业体系。积极推动对现有城镇村企业低效建设用地的腾挪盘活利用,构建大沙万洋众创城、南江工业园等高端智能制造创研场,打造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家居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加快推动地豆镇水车樱花谷农文旅项目、大沙镇千亩美丽渔场项目建设。
采用多模式差异化整治,推动资源价值显化,实现空间整治提升。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进一步挖掘农业生产潜能,拓展农业多重功能,在横向上提升农业生产,纵向上延伸产业链;通过减量提质低效用地、集聚重塑高效空间,推进建设用地整治,提升低效、闲置、废弃土地再利用水平,促进用地集约化,为新产业和新业态落地提供承载空间;加快生态基底修复,塑造优质生态空间,推动城乡绿化美化,挖掘点状闲置绿地空间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加快生态环境整治进程。
积极引入社会主体,建立多方互动组织模式,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发挥工作专班效能,坚持政府推动,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现项目投资多元化和项目实施模式多样化;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多方共赢模式高效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
深入梳理全域政策利好,创新政策组合使用,落实项目建设支撑。深入研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增耕地”“腾空间”“优生态”方面的政策支持,积极推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调整工作,全力争取“垦五奖一”奖励机制的最大收益化。
四会市“百千万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市自然资源局)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持续推动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赋能“百千万工程”。
四会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副召集人、四会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彭志雄表示,一是强化空间规划引领,落实“全域一廊两区”的整治格局。划定整治区域面积约772.42平方公里,涵盖市域13个镇街共计100个社区及行政村。
二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产业集聚提质增效。整治完成后,通过拆旧复垦可形成建设用地指标约60亩;盘活产业园低效用地约3500亩,项目全部达产后预期年收入约5亿元。
三是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打造良田连片的农业空间。突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深入实施地豆镇“千亩方”农文旅项目、水车樱花谷乡村休闲田园综合体项目、大沙镇千亩美丽渔场养殖示范项目等农用地整理工程,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文旅深度的融合。整治全面完成之后,预计新增耕地面积5000亩,通过“垦五奖一”政策争取10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收益方面,预期补充耕地出租收益约300万元每年;通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交易,预期收益约5亿元。
四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实施矿坑生态修复、河道流域整治、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提升生态品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着力构建绿色滨水空间,打造绥江龙江沿岸生态廊道,助推绿美四会建设。
五是推动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分类整治提升乡村风貌,推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驿道、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工场作坊遗址、古树名木以及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因地制宜地建设特色、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
【来源】四会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