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黄苑芳:北大元培学院我来了

南方+

00:53

深圳中学黄苑芳:北大元培学院我来了

高考放榜后,深圳中学历史类考生黄苑芳激动地收到一则短信,上面没有具体的分数,只显示其排名。目前,她已经决定报考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黄苑芳觉得自己考试时状态一般,最后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惊喜。老师介绍,她的一模、二模成绩都是第一。深圳中学荣誉墙上,贴着她的个人介绍和一句格言:“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在“关关难过”的时刻 找回自己的节奏

高考期间,黄苑芳恰逢生理期,身体不太舒服,靠着止疼药完成了考试。但她并不认为自己会搞砸,因为她相信“运气守恒”原理,希望就算身体状况不好,其他方面都顺顺利利。成绩放榜后,那封短信证明,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意外都是“小case”。

黄苑芳初中进入深圳中学初中部的竞赛体系,除了完成日常的课程之外,她还需要参加物理、生物的竞赛课程,课业变得繁重,时间管理成了必修课。

中考时,她通过一类自主招生考试,考入了竞争激烈深圳中学华为数理实验班。升入深中后,面对突然增加的课程任务时,由于她之前积累了时间规划的经验,因此也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

高一高二的时候,黄苑芳课余很多时间用在了校本课程选修和社团活动上,摄影社、校园电视台……花在学习的时间上并没有很多。

高三的时候,考试变多,她的优势科目成绩变得不稳定,弱势科目还没看到提升效果。熬夜、早起,看到周围的同学都铆足了劲往前冲,而自己的成绩却起起伏伏,这让她陷入低谷。

黄苑芳记得,那时班上有些同学会“开夜车”到12点多,有些同学会6点起来,或者中午学习到很晚才去吃饭,她也想参考同学们的做法。

但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每个人优势和弱势不一样,一味跟着别人的节奏,反而会让自己变得更乱更焦虑。“所以,我必须摒弃外界的干扰,找回自己的正轨。”

如何“关关过”?唯有勤学好问

什么是驱动黄苑芳持续学习的动力?她的回答是热爱。她最爱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类的科目,“自然科学的魅力是,平常身边看来平常的自然现象,通过学习可以搞懂它背后的原理,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因此就算再难也要努力学会。”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黄苑芳认为最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就是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逐个突破。每次考完试,她都会拿着自己的试卷去找老师,分析薄弱的地方,根据老师的建议进行提升。

如果老师没空,她会请教学习这科比较好的同学,多学习他们的经验。例如她高三的时候语文不够好,于是经常缠着身为语文课代表的同桌,学习同桌的学习方法,语文成绩很快就提升了。

黄苑芳每天会进行规划和总结,高三的时候任务繁重,她会利用入睡前几分钟,或是早晨几分钟,思考一下今天的学习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正是勤学好问、善于计划和总结的习惯,让她不断突破自己。高三上学期,她的成绩排到年级第十,到了下学期的一模、二模考试,她的成绩都保持在年级第一。

高考时,她觉得历史、生物等科目都比较灵活,有些题目问法和以前不太一样,让她“眼前一黑”。但是她面对难题,走一步算一步,抛弃杂念,将自己投入在答题中。高考结束的下午,她自信地对老师说:“高考,易如反掌!”

“放手去做,爸妈撑你”

黄苑芳形容自己的家庭氛围“主打一个松弛”,父母甚至开玩笑说“只要有学上就好了”。在面对学习、生活的重要选择的时候,父母给她最好的支持。

但也会经常劝她冷静下来思考,热爱的事是否值得坚持,并鼓励她克服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放手让她做喜欢的事情。

“热爱的事情,之后可能会遇到困难,一旦选择就要做到最好,不管以后多么困难,都不要后悔。”她说爸爸妈妈经常这样鼓励她。

学的时候努力学,玩的时候好好玩,在黄苑芳身上得到充分体现。高一高二的暑假,写完作业后,她都选择出去玩放松自己,将自己的身心调节到一个合适的状态。

关于未来,她决定报考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她说是因为元培学院比较自由,可以在学校里尽情选择课程,探索未来的方向。

因为她曾经得到了很多优秀老师的帮助,更远的未来,她希望能成为一名老师,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梦想。

【策划】刘丽

【采写】陈斐

【摄影】王玮

【剪辑】王抒

编辑 王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