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眼|高效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惠州要算好账立好规

南方+ 记者

过去一个月,惠城横沥、龙门龙江、惠东白花等一批“万亩方”“千亩方”示范项目密集动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惠州试点三四年之后正全面铺开。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是广东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有力抓手。随着“百千万工程”建设走深走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正从加速扩面提质。从原有的龙江、白花和麻陂三镇,拓展至典型县镇村,直至当前鼓励所有有条件的镇域加速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截至当前,全市已有13个实施方案完成编制并上报省厅,数量在全省地市里第二。另外,7各县区悉数在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76个镇(街)单元正在编制实施方案,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县域和镇域都在全面推进该项工作。

为何如此?一方面,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政策抓手,重新优化配置镇村资源的优势进一步被认知,成为“百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盘整资源、调配资源和盘活资产的关键;另一方面,则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助力,在政策性银行扶持授信机制建立后,实施方案梳理的项目库成为了城市投资的新增量,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密码。

除了年内将完成100亿元投资,已上报省厅的13个实施方案预计投资额突破500亿元。再看全市7个县域和76个镇街单元编制情况,项目对于城市投资的拉动力源源不断。

如何推动该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应该全面深化统筹力度,科学区分好短期的经济投资效益和长效的镇村产业运行需求。结合镇村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修复、产业导入、风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通盘考虑项目的选取和项目建设的先后顺序,规范资金使用的管控,协同考虑项目的立项建设和长效运营,避免项目重建设而轻运营造成资源浪费。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阶段性和周期性的市场环境变化和影响,对于实施的项目尤其是产业导入项目,对于资源要素要精细算好账,立好规,建立起阶段性的投资考核机制,避免因市场变化而造成资源要素的二次浪费和消耗,从而真正推进镇村资源盘活,产业兴旺。

南方+记者 张峰

阅读更多>>

年内拟完成投资逾100亿!惠州全面铺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观点|惠州自然资源局调研员严富财:逐步构建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

编辑 糜朝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