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道通车次日,为促进深圳、中山两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7月1日,由深圳市旅游协会主办的“一桥连深中 文旅新发展”深中文旅交流活动暨合作签约仪式在中山翠亨新区举行。
签约仪式举行。
300名深圳市民组团“打卡”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从深圳宝安出发,向西跨越珠江口,直抵中山翠亨,全长24公里,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标志性重大工程。深中通道的顺利通车,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发展按下“加速键”,也为两地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7月1日上午,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曾立新带队,协同深圳市旅游协会、深圳知名文旅企业代表、深圳市民来到翠亨新区。
300名深圳市民乘坐大巴穿越深中通道,抵达深中通道的西登陆点——中山翠亨新区马鞍岛,近距离感受深中通道雄姿并与其亲密合影。
300名深圳市民组团“打卡”深中通道。
“很震撼!原来深圳与中山这么近!”深圳市民张先生兴奋地说道,“深中通道通车前,去一趟中山要2个小时,现在路程缩短了近一半,以后带着家人过来就更方便了。”从马鞍岛放眼望去,深中通道如同蛟龙,蜿蜒于海面之上,直通深圳前海。
“感觉真的是很近了!”今天一早,深圳市旅行社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成杨等人从深圳出发,经过深中通道来中山,很快就到了马鞍岛。
国旅(深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杨逸晖表示,今天最大的感受是从深圳来中山的速度真的快了很多,以前回中山最快的方法是乘坐轻轨,坐大巴要经过虎门大桥,比较堵,深中大桥路上景色很美,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
“我觉得中山和深圳其实更多的是互补,深圳是发展很快的城市,我在中山生活了十几年,觉得在这里很放松、很舒服,中山物价低、美食也多,希望两地以后可以推出更多便民服务。”杨逸晖说,“如果有机会的话,两地可以多多交流,作为中山人,我觉得中山是个宝藏城市,我也很愿意宣传中山文旅资源,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中山。”
深中文旅协同发展未来可期
深中通道的通车,不仅意味着两地物理意义上的路程缩减,更意味着两地在文化、经济、人才等方面的交流更“近”了。
曾立新一行在与深中通道合影后,来到翠亨新区产业规划展厅参观,并参加接下来的深中文旅交流活动暨合作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两地文旅企业共同推介优势资源,发布深中精品旅游路线。双方文化和旅游部门有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为深中文旅合作建言献策。
曾立新一行在与深中通道合影亲密合影后,来到翠亨新区产业规划展厅参观。
广东西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谭志表示,深中通道通车极大地鼓舞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人民。一桥飞架,拉近了深圳与中山的空间距离,更是连接了两地人民的心灵。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性工程,深中通道将不仅改变珠江口两岸的交通格局,更将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
成杨表示,深中通道不仅仅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一条交通要道,更是珠江口东西两岸往来交流的桥梁。
“深中通道通车为两地文旅发展提供了便利和机遇。我们将携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和线路,深入挖掘两地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成杨说。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未来的合作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景区共建、文化活动联办、数字文旅平台共享等内容,并将发布深中精品旅游线路,旨在充分挖掘两地乃至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旅游资源,探索更多合作新模式,携手打造更具影响力、号召力的旅游精品,共同推动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让深圳和中山两地的文旅企业能够紧密团结,共同探讨合作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翠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黎雪林表示,深中通道已于昨天通车,这为深中两地经济发展、文化旅游交流带来了新机遇。深圳、中山旅游资源各有特色,今天合作的达成,可以更好发挥两地互补作用。最近“翠亨新区投资消费平台”小程序发布,深圳市民来翠亨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搜寻吃喝玩乐信息。未来,两地也会携手开发更多旅游线路,安排不同风格的旅游路线,让大家一次体验两座城市的风土人情。
南方+记者 苑世敏
通讯员 何文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