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下午,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1号楼十楼会议室内,由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医防融合办公室、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主办,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承办的2024年“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救治体系论坛暨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医防融合基层巡讲松岗站活动成功举办。
除了深圳本地医疗单位卒中中心、基层社康专家外,东莞、惠州、中山、珠海、河源、肇庆等多家医院的代表也参与了本次论坛。
而相聚在一起,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部署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与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发起“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医防融合办公室联合各单位医院,根据新的文件精神,针对影响脑卒中的广泛因素,动员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协同发力,加强公立医院围绕重大疾病防控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当中的领头和骨干作用,力争为全体人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脑卒中健康管理服务,从而加快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管理理念的转变,最终实现降低卒中发病、致残和复发、死亡率的百万减残工作目标。
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医防融合办公室主任池枫、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院长张旭莅临论坛并致辞,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任力杰线上致辞。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胡俊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赵宇教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赵清石教授从不同视角在会上为大家分享医院卒中中心建设评审标准解读、更新解读《中国脑血管临床管理指南(第二版)》,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傅贤教授也在会上为大家带来被业界誉为“深圳松岗模式”下,获得DNT中位数18分钟的“超速度”卒中绿色通道建设经验分享。
本次活动还安排了松岗医院卒中绿色通道参访模拟演练环节,参会人员也实地感受了卒中中心绿道建设新模式——“深圳松岗模式”。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脑卒中及其导致的残疾,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
“深圳松岗模式”下的卒中中心绿道建设,有哪些亮点呢?
▼
在卒中中心主任的领导和组织下,打造了一支由神经内科牵头、多学科高效协作、纪律严明的精干卒中救治团队,推行“院长工程”、“简报质控”、“畅通绿道”、“救治团队跑起来”、“CT室速溶”、“微信工作群24小时在线”等多项得力举措,创建卒中中心绿道建设的新模式。
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完成静脉溶栓284例,动脉取栓27例,有效降低辖区居民脑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成为深圳市耗时最短的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受到辖区群众的信任与好评,该模式被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评为“深圳松岗模式”。
同时,也获得了广东省内同行的高度赞誉,曾于2021年和2023年两次在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的广东省神经内科专业质量控制会议暨广东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设与培训会议上介绍医院卒中中心绿道建设经验和“深圳松岗模式”。深圳市内脑血管病救治成员单位,如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罗湖人民医院等经常过来参观、交流,使其卒中中心绿道耗时大幅度下降。
01
首创在CT机上进行静脉溶栓,大幅度缩短DNT(Door to needle time,脑卒中患者到医院至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的重要指标)时间。
02
2020/2021/2022/2023连续四年被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评为深圳市DNT中位数第一名;2024年第一季度DNT中位数仍被评为第一名,为18分钟,刷新了业内对卒中中心绿道建设的认知。
03
2021年10月28日我院卒中中心在国家防治卒中中心现场考核会上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并以高分通过了国家防治卒中中心的评审,被评为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
04
2023年6月30日我院卒中中心被广东省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评为“广东省持续质控先进单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