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龙门楼逾百载,旗开得胜在今朝!

高要发布
+订阅

门楼,也称牌楼,是古代建筑中具有纪念性和装饰性的门洞式建筑物,

其起源于汉代坊墙上的坊门,后延伸到村口、大街、桥梁等显要地段,通常用木头、砖、石头和琉璃等材料建成,其布局细腻,结构紧凑,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精华之一。

▲ 白土镇下灶村仁厚里、裕光里门楼。陈彦成 摄

而在高要的乡村,同样遍布着各式的门楼,它们静静地矗立在村中巷道,在过去曾起到过保卫村庄的作用,如今也承载着,高要人挥之不去的乡愁。

▲ 莲塘上山古村落仰星衢门楼。

▲ 回龙镇槎塘村仁义里门楼。罗祺俊 摄

值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和中考到来之际,小编要带大家认识一座幸运门楼”。

它掩映在竹林之中,曾保一方平安看上去虽简单,但意头不简单。它就是 ——跃龙门楼。

跃龙门楼位于活道镇山塘口村,建于清末民初,坐东南向西北,由砖木结构砌建而成,楼高6.5米,总面宽3.8米,总进深4.15米。

▲ 跃龙门楼。以上两图 陈彦成 摄

硬山顶, 风火墙,门楼建有楼阁,门头墙壁上保存有较好的山水人物壁画。而门楼正面写有“跃龙门”三字,虽历经岁月沧桑、字迹已褪色淡去,但依然承载着村民们的美好希冀,希望村中能多出优秀的读书人,兰桂齐芳,鱼跃龙门。

▲ 以上三图 陈彦成 摄

而在跃龙门楼左右两边各有高2.6米,长约20多米的青砖围墙相连,与门楼共同承担着村中防匪防盗的作用。

▲ 以上两图 陈彦成 摄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活道镇山塘口村由于地处偏远,经常有山贼出没,村民人心惶惶,因此,村民们自发在村中修建跃龙门、庆云门、三多门三个门楼

并在门楼的墙上设置窗眼,并在每个窗眼布防武器,守护村中平安。据老一辈村民介绍,自从修建了这个门楼后,村中安防得到了有效保障。

▲ 以上两图 陈彦成 摄

山塘口村村民何叔介绍,当年村中三个门楼中,跃龙门楼是保存得较好的一个,表达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着村民的美好愿望。

▲ 俯瞰活道山塘口村。陈彦成 摄

▲ 掩映在绿植中的跃龙门楼。陈彦成 摄

▲ 活道镇山塘口村建筑。

▲ 活道镇山塘口村村中还建有多座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镬耳屋。陈彦成 摄

跃龙门楼逾百载,旗开得胜在今朝。

时下正值高考志愿填报和中考即将开始之际,希望这座幸运门楼,带给莘莘学子更多好运,成功跃过龙门、金榜题名!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黎亮 彦成 敏玲 梓劲 

编辑:陈彦成

二审:李一双

三审:王雄伟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制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