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大叔吞咽困难查出食管肿物,寮步医院微创切除

东莞市寮步医院
+订阅

在人们传统观念里

发现肿瘤

势必要“磨刀霍霍”见血

 

但阿寮告诉大家

还有一种

不用开刀、挖个隧道

就能完整切除体内肿物的手术

——经内镜粘膜下肿瘤切除术

真实案例回放

    东莞50岁的唐大叔(化名)最近总感觉吃饭喝水时有一些哽噎感,便在家人的劝说下来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东莞医院(东莞市寮步医院)检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胃镜检查中发现,唐大叔的食管上长了个肿物,大小为0.8厘米×0.8厘米。忧心忡忡的唐大叔立马找到消化内科副主任汪杰询问情况。

▲唐大叔食管可见一粘膜下肿物

    汪杰主任向唐大叔科普:“人的食管一般分为5层结构,通常我们胃镜看的是第一层的情况,但是您这种情况,肿物是长在第2、3或第4层,具体情况无法通过肉眼判断,建议住院做超声内镜检查进一步了解肿物的情况后再做进一步治疗。”

    在经得唐大叔同意后,汪杰主任立马为唐大叔办理住院手续,完善超声内镜检查。

    超声内镜结果提示唐大叔的肿物长在食管第4层(固有肌层),考虑平滑肌瘤或者间质瘤可能。

    在进一步经得唐大叔同意后,消化内科团队决定实施超级微创技术——STER,在“隧道”内切除肿瘤。

    手术过程使用胃镜勘测,选择距离肿物正上方的食管作为“隧道”开口,顺利建立好“隧道”口进入“隧道”,逐步分离粘膜下层暴露肿物,完整切除肿物,夹子缝合隧道口,整个过程无需开刀,手术顺利。

▲在食管进行“挖隧道”

▲在隧道尽头可以看到“白白嫩嫩”的肿物

▲将肿物完整切除

▲切除肿物后将隧道入口完美缝合

    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唐大叔食道的肿物为良性肿瘤,在消化内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唐大叔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为平滑肌瘤(良性)

延伸阅读

经内镜黏膜下肿瘤切除术有什么优点?

    经内镜黏膜下肿瘤切除术(STER)是治疗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一种新兴的内镜治疗技术,即在黏膜表面开一个小口,就是“隧道”的入口,接着在黏膜下层建立一个“隧道”,直到到达我们的目标,将肿物完整切除,在切除肿瘤后,最后将“隧道”入口进行封闭缝合。

    这种技术可以保留消化道表面黏膜的完整性,避免了消化道的穿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小、费用低、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可以一次性完整剥离肿瘤,具有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术后体表完全无疤痕!

消化内科简介

    寮步医院消化内科不断壮大,现有消化内科医生8,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研究生3名。消化内科负责消化内科专科门诊,内镜中心,消化内科病房等相关工作,能够处理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病例的诊疗。我科胃肠镜月平均检查700人次左右,内镜下手术150人次左右,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月均160人次。目前科室配备进口奥林巴斯CV-290内镜系统2套,超声内镜1套,爱尔博电刀系统1套

    科室可开展内镜下检查及治疗有:

    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筛查;

    经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

    经内镜下消化道粘膜切除术(EMR);

    经内镜下消化道粘膜剥离术(ESD);

    经内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

    经内镜下消化道肿物切除术(ESE);

    胶囊内镜(准备开展);

    经内镜下止血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组织胶注射硬化治疗;

    经内镜下胃造瘘术(PEG);

    经内镜下消化道狭窄扩张术;

    经内镜下消化道狭窄支架置入术;

    经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

    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

    经内镜下鼻胆管置入术(ENBD);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

    内镜下胆管结石碎石术;

    经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术;

    经内镜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

    透明帽辅助内痔硬化治疗(CAES);

    经内镜下内痔套扎术;

    超声内镜(EUS)。

专家介绍

杨小乔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博士,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世界内镜协会消化内镜协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广东省抗癌协会内镜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要从事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专业临床诊疗工作,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特别是在消化道早期癌、息肉、消化道出血、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迟缓症、消化道梗阻、内痔等疾病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在消化内镜四级高难度手术方面有较深造诣。

汪杰

消化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学会任职: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医联体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东莞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医学信息》杂志社编委会委员。

    曾在湖北省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14年,不仅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非常熟悉,对于消化专业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也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熟练掌握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技术,如普通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智能染色内镜检查、胃肠镜下息肉切除术、EMR、ESD、EVL+EIS、超声内镜、ESE、CAES、ERCP、消化道肿瘤支架置入手术等。

杨清荣

消化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消化及消化内镜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病的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如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胆囊炎,胰腺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熟练掌握胃肠镜检查术、胃肠息肉活检术、钳除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等技术。

    主持市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省级、国家级专业论文1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

卫双连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湖北省肠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县级医院消化道早癌筛查联盟常务委员、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委员、湖北省黄石市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黄石市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在湖北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从事消化专业临床工作近18年,曾在湖北同济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并对消化内科的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熟练掌握消化内镜操作,如普通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蓝激光内镜、FICE、NBI、息肉切除、APC、EMR,内镜下取异物、内镜下止血等。

消化内科挂号流程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