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历史文化承载着一座城的精神底蕴,激发着一座城的发展活力。为更好保护揭阳古城历史文化遗产,2018年3月开始,揭阳市榕城区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启动揭阳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专题调研。六年磨一剑,揭阳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调研出新彩。6月30日,揭阳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专题调研总结座谈会在东湖书院召开。
座谈会内容包括:观看揭阳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专题调研纪录片;介绍专题调研历程及取得的成果;介绍《环城榕色——揭阳古城文化时空》《玉带萦瓠——揭阳古城形态演化》《世济其美——揭阳古城营建集萃》《乐石吉金——揭阳古城金石辑录》等调研书籍的主要内容;参会人员交流发言,对揭阳古城保护活化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举行金石拓片捐赠和赠书仪式等。
揭阳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专题调研总结座谈会现场。张冰纯 摄
六年调研 千年古城
揭阳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秦汉之际,已设县立城管辖广袤的粤东地区。
坐落在榕城区的揭阳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历经宋、元、明、清等各个时代的积淀和发展后,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性格与风貌,大致完好地保存了传统城市形态,留存众多文物古迹。
2018年—2024年六年间,榕城区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邀请陈作宏、彭妙艳(已故)、林戊源、郑沛佳等本地专家学者提供智库支持,组建以林戊源为首的专家调研组,在榕城区文化等职能部门、相关街道和人大代表的积极配合下,深入古城各个角落,摸查出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古街巷等历史文化遗产122处,对各处建筑历史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拍照、测量、绘制平面图,形成近万字调研报告和初步名录。
为深入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内涵,2020年3月,区人大常委会引入专业团队,依托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组织潮汕各地专家学者,在原有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到古城的街区巷陌、水系池塘、祠宇民居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走访,探访古城居民,收集民间契约文书,整理大量历史信息,收集各类文献、史料、旧报纸、老照片和历史地图,并对重要街巷进行测量登记,拓印散布古城各个角落的碑刻匾额,先后到南越王宫博物馆、五华狮雄山秦汉古遗址、澄海龟山汉代古遗址等周边相关遗址现场考察,理清揭阳悠久历史脉络、揭阳古城城市空间格局变迁和130多处建筑单体的人文历史和建筑价值,调研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此外,榕城区人大常委会还在助力古城保护和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先后提出《揭阳古城保护条例》立法建议,得到揭阳市人大常委会采纳;组织代表对古城保护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调研,并先后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划转市直管公房产权给榕城区》《抓紧抢救揭阳古城濒危历史建筑》《恢复揭阳学宫东路奎观阁等构建物》等12件建议;推动参与编修《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揭阳保护规划(2021—2035年)》等历史文化街区、古城建筑保护文件;推动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风貌区进行立面3D测绘与视觉信息采集、历史地理信息调研;发现南宋潮州府水军寨等一批古遗址,纠正兵马司地名由来等一些错误认知等历史问题,挖掘出申明亭、旌善亭等一批明代及清初珍贵建筑遗存。
四部书籍 集萃融合
座谈会举行金石拓片捐赠和《揭阳古城研究丛书》赠书仪式等。
据了解,经过不懈努力,调研成果转化成册,正式命名为《环城榕色——揭阳古城文化时空》《玉带萦瓠——揭阳古城形态演化》《世济其美——揭阳古城营建集萃》《乐石吉金——揭阳古城金石辑录》,最终形成《揭阳古城研究丛书》。
其中《环城榕色——揭阳古城文化时空》在调研结果《揭阳古城》一书的基础上重新对若干重大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深入查找相关历史文献,邀请古建筑专家现场调研,摸清各处古建筑的建筑形制、建成年代及建筑特色,并聘请专业摄影团队,精准拍照,形成影像资料一万多份。
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博士后孙昌麒麟主编的《玉带萦瓠——揭阳古城形态演化》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哲扬主编的《世济其美——揭阳古城营建集萃》分别是在榕城区人大常委会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加强沟通合作下,深入开展揭阳古城平面形态演化过程和古建筑遗存专题研究,将研究成果结册出版。
同时,榕城区人大常委会还将古城及相关联的碑刻进行专业传拓、整理释文,并收集灭失但文献有记载的碑文,结集出版《乐石吉金——揭阳古城金石辑录》。
座谈会上,调研书籍主创人员介绍书籍内容;与会人员交流发言,对揭阳古城保护活化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6年多来,我们汇集地方专家、高校学者组成调研、编撰团队,穿梭于古城大街小巷、池塘河边、楼前屋后深入开展实地调查走访,用尺、用脚步、用心灵丈量古城的每个角落,最终形成《揭阳古城研究丛书》。”榕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悦波表示,从调研成果中可以清晰知道,揭阳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延续着揭阳古城近千年的文脉,内涵揭阳各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建筑、民俗、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信息,具有难得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保护并有效利用这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对于市民了解本土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解决老城区民生问题,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古城保护活化利用的题中之义。
揭阳市榕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悦波,揭阳市文广旅体局二级调研员王吉华,榕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邱一萍,榕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林楷涌,榕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少鸾、李伍、江宏城、邢潮城、孙浩平、黄孟湉,榕城区政协副主席柳丹虹,部分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广东旅游出版社有关人员,《揭阳古城研究丛书》编委会成员及调研团队成员,区人大办、教科文卫侨工委,区教育局、财政局、住建局、文广旅体局、宗教局、自然资源分局、古城办、博物馆、图书馆、古城公司,中山、新兴、榕华、西马街道党工委、人大工委以及相关社区负责同志,学校、调研点代表等人员参加本次座谈会。
【文字】唐楚生 张冰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