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南海中医药故事,小艾草撬动大发展

南方+ 记者

种艾草,吃艾饼,做艾灸,小小艾草玩出多花样。6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艾草种植志愿活动在狮山镇狮岭村举行,活动通过一系列互动环节向村民科普艾草的功能用途,鼓励村民利用闲置用地种植艾草,赋能乡村振兴,激活发展动力。

在随后进行的艾产业座谈会上,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南海中医药文化悠久,底蕴深厚,希望从一条村做起,以热敏灸技术为支撑,打通艾产业链条,完成医疗保健体系,讲好南海中医药文化故事,促进基层善治。

南海举行艾产业座谈会,探讨艾产业更多可能。孙景锋 摄

南海举行艾产业座谈会,探讨艾产业更多可能。孙景锋 摄

狮山布局艾全产业链条

艾草有哪些用途,如何制作艾柱,艾灸有何功效?活动现场,通过一系列互动环节,让狮山岭村民对艾草有了更深入了解。

南海对艾草的应用有着悠久历史。一千多年前,医界伉俪葛洪、鲍姑在南海以红脚艾作灸材,取一点用火点燃,熏于人身,赘疣全部脱落,“历年久,而所惠多”。

如今,艾灸已经成为许多南海群众习以为常的治疗保健方式之一。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治未病中心,热敏灸作为一种创新灸法,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熟识。

为了讲好南海中医药故事,南海正以热敏灸医疗技术为牵引,进一步挖掘艾草背后的产业潜能。

艾草种植是产业链的第一环。座谈会上,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海将充分挖掘本土中药资源,开展红脚艾的野外调研,找寻种源,同时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在四小园、旅游景点、民宿、康养场所中开展红脚艾的种植。

在狮山,狮岭作为南海面积最大的村,拥有土地优势,将率先探索种植艾草,导入产业资源,撬动乡村振兴。狮岭村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前几年的人居环境整治,狮岭清理出了一批河滩地和闲置土地,将通过推广艾草种植,盘活农村资源。

除了狮岭,狮山镇计划进一步打通艾产业链条,在一产、二产、三产同步发力。一产方面聚焦艾草种植和农产品研发应用,鼓励有条件的村居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种植艾草,加强与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合作,挖掘艾草更大价值;二产聚焦艾产品的生产,推动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结合,大力发展热敏灸机器人、热敏灸治疗仪等医疗器械;三产以建设休闲康养场所、民宿等为方向,并计划打造养生谷。

狮岭村利用闲置地种植艾草。孙景锋 摄

狮岭村利用闲置地种植艾草。孙景锋 摄

推广热敏灸技术塑造特色品牌

除了推动乡村振兴,艾灸对于完善南海医疗保健体系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6月16日,佛山市南海区热敏灸医院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将以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沙头院区)作为南海区热敏灸医院实体进行建设,成为全省首家热敏灸医院项目。

热敏灸是艾灸悬灸疗法的一种,是一项“简、便、验、廉”的创新型医疗保健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南海区卫生健康局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南海将以“1+N+X”的建设模式,即1家热敏灸总医院为示范引领,打造N个热敏灸医院分院,X个热敏灸治未病特色站,开展热敏灸项目的应用和推广。

目前全区已确认了10家热敏灸医院分院和24家热敏灸特色站建设,实现镇(街)“热敏灸医院分院”和特色站全覆盖。按照计划,到2025年底,南海区要推进不少于30%(约50家)的社卫站建设为热敏灸特色站,打造“热敏灸”全国知名品牌。

活动现场进行了中医问诊。孙景锋 摄

活动现场进行了中医问诊。孙景锋 摄

接下来,南海还将统筹热敏灸产业规划布局,打造产业链条完善、撬动能力明显的热敏灸特色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包括推动南海本地艾草(红脚艾)种植培育,建设红脚艾示范种植基地,为本地中医药企业开展热敏灸产业提供艾制品材料;鼓励引导本土企业依托制造业基础和结合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热敏灸机器人、热敏灸大数据平台、热敏灸治疗仪等热敏灸智能设备制造,推动热敏灸智能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将热敏灸健康服务与文旅产业发展更好融合起来,在西樵镇西樵山、丹灶镇仙岗村等景区试点开展热敏灸健康养生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集养生知识普及、养生保健服务、健康研学娱乐等于一体的新体验。

以小艾草赋能基层大治理

“要以更高站位看待艾草的推广应用。”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南海中医药文化悠久,底蕴深厚,要进行更好的提炼,讲好南海中医药故事。

顾耀辉表示,南海推广艾草种植、热敏灸技术有着多重意义。首先是出于完善医疗保健体系的考虑。经过多年发展,南海医疗保健体系由三条线组成,以区镇公立医院为主体,是南海医疗保健的基本盘;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机构,承担了基层保健服务;此外还有不断完善的高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以及家庭医养结合等模式探索,构成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保障体系。

活动现场进行了艾草应用科普。孙景锋 摄

活动现场进行了艾草应用科普。孙景锋 摄

通过热敏灸技术的推广应用,南海致力以中西医结合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和居民满意度,进一步夯实基层医疗服务基础。

此外,艾草的种植有助于盘活村里的一批闲置土地,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近几年南海通过“三清三拆三提升”行动清理出一批农村闲置土地,通过种植艾草,可实现长效化治理,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赋能基层治理。

通过艾产业链的挖掘和延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将为南海大健康产业注入新动能。

顾耀辉表示,希望大家抓紧干,先做好一条村,以热敏灸技术为支撑,推广艾草种植、加工、衍生品开发,并与休闲康养结合,探索艾产业链的更多可能。

南方+记者 孙景锋

编辑 杨晖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