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强:对接东岸需求,主动谋划打造发展平台

南方+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深中通道通车,这为大湾区产业发展、产业联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新”动能。今后,大湾区的“大桥经济”形态会逐步形成,具有巨大空间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江门,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江门应顺势而为,积极对接东岸产业需求,主动谋划打造发展平台,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抓紧配套必要设施,多策并举抢抓重大战略机遇。

一是积极对接东岸产业需求。要认真研究东岸的产业需求是什么。这就需要从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东岸产业形态变化、产业外溢客观规律等角度来分析其产业需求。从国际国内环境变化来说,国际上部分国家对我国进行战略遏制,科技战、贸易战、金融战持续加码,这客观上导致国际需求不足、产业进行国际转移。从国内来说,内需市场正在培育,消费升级产业新的消费需求。江门可以利用其空间优势,将本来要转移至东南亚的制造业留在湾区,从而延续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从产业形态上来说,以湾区制造为代表的中国制造正在呈现高级化特征,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成为趋势。江门就可以从能源转型、低碳发展的角度来配合东面产业升级。从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来看,制造业向后发区域转移是个客观规律,具有发展势差的江门就要积极研究这些转移产业的实际需求。比如,需求相对宽裕的制造空间且成本相低对较,会是东岸部分制造业的需求,江门就可以积极对标,提供合适的园区、平台供其使用。

二是积极打造产业平台。产业集聚是经济得以发展、竞争力得以提升的重要动力。江门要结合自身的产业方向,综合东岸转移产能的实际需求,积极谋划一些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符合江门特点的产业平台。比如,海洋经济类平台。深圳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具有发展海洋科创的现实需求,但其岸线资源有限,而江门有全国较长的海岸线,有很好的水深条件,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打造涉海平台,将包括香港海洋研发能力的吸引过来,形成海洋科创成果转化的专项产业园区。另外,新能源汽车是湾区重要产业类别,比亚迪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江门也有中航伟锂等企业落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江门可以发挥面海接近国际市场的优势,通过培育产业园区吸引整车厂在此落地。面向电池回收行业即将爆发的时机,可前瞻布局新能源的循环制造产业园区,建设绿色园区。

三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企业落地发展,需要配套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包括政府服务环境,也包括区域诚信环境、法治保障环境、公共服务配套环境。要切实推进江门行政服务方式转变,以企业为中心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企业创造安心发展、后顾无忧的制度环境。要建立企业权益保障机制,切实保障企业、企业主的合法权益,避免因行政行为损害其利益,丧失其信心。要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等环境,营造趋同于东岸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这是吸引企业来此落地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江门在区域竞争中胜出的重要保障。

四是积极提供应用场景。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江门应主动创设一些应用场景,吸引这类企业在此领取发展。比如近期的低空经济。江门具有广阔的空间,空域受限少,可以吸引东岸的低空企业来此测试,通过设置低空测试场的方式,吸引他们将中试、制造等环节放在江门。这既便于深圳聚焦于研发等前端环节,又有利于带动后发区域的发展。

五是为重点企业提供个性化支撑。以深圳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代表,是支撑中国经济企稳、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去的重要力量。这个行业需要以集群的方式进行全链条的发展。受制于研发定型、零部件运输、整车组装、市场方向、产业配套等因素,在一个相对较小空间的产业集聚最具成本优势。而江门的空间优势,完全可以培育一个专门服务重点企业的产业园。借助深中通道的作用,深圳可以通过研发+生产,平台+制造,湾区+海外等模式,在江门区域内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而夯实湾区制造的竞争力。同时,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在江门等地也有布局,它们可与深圳的“最强大脑”形成协同,成为整个产业链条的中试、制造基地。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部


编辑 钟惠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