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中小学科技创客教育捷报频传。
先是在双融双创2024粤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现场决赛上,丹灶学子从区赛、市赛一路杀入省赛,分别夺得计算思维(图形化编程)项目省一等奖和人工智能机器人(3D国防机器人)项目省二等奖。接着是在2024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暨能力大赛)中,南海5个项目脱颖而出,代表广东参加全国总决赛,其中丹灶师生占据了2席。
除了个人或团体赛事活动奖项,今年以来,丹灶多所中小学的科技创客教育成果也获得了上级的认可。其中,佛山市公布80所中小学“英才计划”基地学校名单,包括丹灶3所学校在内的15所南海中小学入围,丹灶入围学校数量占据1/5;98个广东省中小学“优秀创客教育空间”中,南海5所学校入围,丹灶有为小学名列其中。
科技兴国,既要高瞻远瞩,更要从实际出发。在打造“中国氢都、科创丹灶”,建设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的征程上,丹灶既要兴产业,也要重科创。中小学科技创客教育成为丹灶结合国情和镇情,彰显科创特色,充实幸福教育内涵的重要一招,并逐渐形成了出圈出彩、百花齐放的局面。
短短几年间就取得了科技创客教育的一系列新突破,丹灶是如何做到的?
丹灶中学荣获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创客制作(初中)一等奖。通讯员供图
一种尝试:全校参与科技特色办学
丹灶的中小学科技创客教育为何能够屡创佳绩?醒华小学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样本。
双融双创2024粤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现场决赛,计算思维(图形化编程)项目省一等奖由来自醒华小学的陈俊羽夺得;2024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暨能力大赛)中,5个晋级全国总决赛的南海项目里有一个来自醒华小学;2023年,醒华小学派出学生参加第四届国际青少年人工智能交流展示活动(IAIF),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
醒华小学荣获2024年粤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图形化编程小学组一等奖。图为醒华小学教师谢锐生与获奖学生合影。通讯员供图
从开办至今只有两年多的时间,醒华小学就斩获了国际、国家、省、市、区各类科技创新赛事活动奖项129个。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醒华小学校长区瑞鹏说,自办学之初,学校就坚定选择科技教育作为“一校一品”特色教育品牌,引导全校师生全员参与,以科普教育为基础、科技社团为依托、科技竞赛为引领,打造“金字塔式”三级科技教育与管理模式。
科技教育,人才师资是关键。在丹灶镇政府的支持下,醒华小学在2021年就引入了信息科技名师谢锐生。但要擦亮特色教育品牌,仅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区瑞鹏想到了让每位老师都学一点科学,懂一点科技。
“不同学科的老师都有一个切入的角度,比方说语文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索,发挥专业所长,指导学生撰写科学实践报告或者科技论文。”区瑞鹏说,就这样,目前全校75位老师都积极参与进来,成为全校1300多名孩子的科学启迪者和引路人。
作为科技教育的着力点,醒华小学注重强化数学、科学、信息科技的学科支撑,依托创客室、机器人训练室、劳动教室、科学实践室等功能场室,组建起3D机器人、B类轮式机器人、创客魔方机器人、太空电梯、AI、编程等科技社团,每天利用下午4点到6点的素质托管课时间开展社团活动,为孩子们搭建起科学知识、素养和动手能力同步提升的平台。
在此基础上,醒华小学每年秋季都会举办一场全校盛会—科技节,让学生体验各种科学实验、展示原创设计作品等,充分打开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每学期一次的居家小实验竞赛,同样考验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构思和实操能力,并通过录制小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和评比。
来自丹灶镇仙岗幼儿园孩子们走进醒华小学参观“科学之窗”。通讯员供图
得益于完善的基础支撑,醒华小学的“科创小达人”不断涌现,他们组建成竞赛队伍,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并接连创造佳绩。
一股力量:科创教育导师“扎堆”成长
在醒华小学学子参与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期间,始终都有谢锐生从旁指导。作为指导老师,谢锐生注重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引导其在日常中发现问题,并探索用科技手段解决问题。在他看来,只有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科技教育才有价值,学生也会收获到成就感。
在最近的一个学生获奖作品上,这样的理念就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这个名为事务管理系统的作品,从教师的办公需求出发,集值班、加班登记,各类账号、密码保存,未知事务备忘三大功能于一体,有效解决了教师事务管理的痛点问题。
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出色的指导能力,谢锐生在2022年4月被丹灶镇教育发展中心确定为丹灶镇科技创客领航工作室(人工智能项目)的主持人,同年7月又被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中学生报社聘为首批“粤派名师”信息科技学科工作坊主持人。
自丹灶镇科技创客教育领航工作室创立以来,谢锐生肩负起示范引领的使命,他多次组织镇内科创教师共聚一堂,开展一系列的培训与交流活动,旨在提升教师们的科创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与此同时,近年丹灶统筹谋划,面向科技创客教育导师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工程,并引导各中小学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佛山市科创教育导师系列培训,通过育强师资力量,努力推动丹灶镇内科创教育蓬勃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学生参加科创项目的获奖质量和数量。学生们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不断在科创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为丹灶的科创教育事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比如在某校的一个参赛项目设计制作过程中,作品测试期间出现准确度不高的问题。于是该校的科创教师便找来谢锐生,大家从数据搜集、整理等环节逐一排查,指导学生解决了一些此前没有关注到的细节问题,最终显著提升作品的准确度。在学生准备现场答辩环节,谢锐生还根据以往经验,提出了许多学生没有考虑到的点,增强了学生答辩的信心。
发挥名师领航作用,搭建跨校的培训交流平台,抓好科技创客教育导师队伍建设,丹灶的落脚点始终是学生,让广大中小学学子获得更多元、更高质量的科创教育辅导。
一张名片:“科创丹灶”的人文招牌
跳出教育范畴看丹灶的科技创客教育,这其中包含了丹灶更多的思考与谋划:要在特色教育中进一步彰显科创气质,不断擦亮“中国氢都、科创丹灶”的城市品牌。
作为佛山战新产业的“主战场”,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如今的丹灶锚定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智能安全两大新兴产业集群,聚集了徐工、康明斯、国电投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累计引入院士项目25个,科创项目180个,并连续两届举办高规格的仙湖科技大会,成为院士们偏爱的小镇。
城因产而兴,产因城而强。加快城市更新,是摆在丹灶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为此,丹灶按照“中国氢都、科创丹灶”的城市总体定位,提出“三轴四核,三片四脉”规划思路优化镇域布局,并出台“1+5”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支撑城市更新,加快项目落地,力争3年城市品质提升取得明显的成效,努力打造成为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和青年人安居乐业的热土。
教育因城市而兴,城市因教育而强,幸福的地方需要幸福的教育。作为丹灶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幸福教育的推动者,丹灶镇教育系统党委书记、镇教育发展中心主任何永绍认为,丹灶教育要融入城市发展和反哺城市建设,科技创客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这样的理念引领下,科技创客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丹灶中小学的发力点,或形成特色项目,或打造成“一校一品”。比如,醒华小学打造科技教育特色作为特色品牌;有为小学成立专业科创团队,开设不同科创课程,致力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合作”精神的新时代学生;南海区翰林实验学校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提供丰富的数字学习资源,并开发了多套创意设计和制作校本课程……
今年初, 80所佛山市中小学“英才计划”基地学校名单公布,位于丹灶的醒华小学、有为小学、南海区翰林实验学校均榜上有名。按照申报标准,入选学校均要求高度重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人工智能)或小学科学等学科的建设,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形成了有效策略或模式,教学成效显著。有为小学的“有为创客·梦空间”还被认定为广东省中小学“优秀创客教育空间”,成为南海入围的5所学校之一。
丹灶镇有为小学“有为创客·梦空间”入围广东省中小学“优秀创客教育空间”。图为有为小学学生进行科学实验。通讯员供图
据统计,近5年来,丹灶各中小学获得各市级以上各类科创赛事活动奖项1420项,其中国际级3项、国家级28项、省级205项;而在近两年举办的南海区“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面对南海全区300多所中小学的激烈竞争,来自丹灶镇内的9所中小学更是连续荣登南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前30强光荣榜。
“成绩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只有总结经验,学习提升才能开启新的征程。”丹灶镇教育发展中心科创专干兰小军说,让学生在科技创客教育中学有所爱、茁壮成长是一份初心,借助科学和信息技术赋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一份坚持,助力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建设,有为科创教育将继续砥砺前行,一直在路上。
【撰文】林洛峰 黄淑兰 陈少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