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邻中山,宝安“六位一体”交通枢纽与您共享

滨海宝安
+订阅

伶仃洋,碧波荡,宝安湾,云卷云舒。

一桥飞架、海中建岛、沉管造隧,深中通道踏浪而来,深中双城正式融通。

这是宝安交通历史性的一刻,随着深中通道的正式通车,宝安区连通大湾区、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面向世界的“六位一体”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全新的发光路牌、绚烂的霓虹灯、提升后的城市景观……道路上,每一处建设细节都在向途经的市民袒露心声:宝安区要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先锋样板城区提供更加优质的交通保障。高品质建设完成的深中通道门户区道路也在表白中山市民:欢迎来深圳,宝安海陆空铁复合资源优势与您互通共享。

深中通道匝道。

深中通道互通立交。

领航高架桥路面指示牌亮灯。

宝安将在全区范围内打造休闲廊道,优化慢行体系。(资料图)

宝安机场已跻身全球最繁忙大型机场行列,将吸引大量来自海内外的客流及物流聚集、流动。(资料图)

短平快打通拥堵点 中山来宝安出行更顺畅

深中通道给宝安带来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机遇,也将给宝安路网带来巨大的冲击。

深中通道门户片区承担产业升级、招商引资和商圈消费等重要功能,未来必将吸引大量人流集聚。为此,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联合前海管理局成立了推进深中通道深圳侧交通综合改善联合工作专班,结合深中通道开通时序,宝安统筹协调推进政府投资道路建设项目40项。其中,推动新沙路(锦乐路-锦程路)新建工程、南环路西延段(锦程路-滨江大道)新建工程等21个项目加快建设,推动福永大道综合改造提升工程、金盛路(机场南路辅道-内环路)新建工程(三期)等5个项目加快完成立项,组织开展航站一路新建工程、白凤路(兴瑞路-凤凰白山大道)新建工程等14个工程开展前期研究。

为降低深中通道开通对宝安路网交通和城市环境的影响,针对“如何打通堵点保障好,如何引导人流利用好”的问题,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通过大量的前期调查调研,并利用宝安区智慧交通二期项目交通模型进行预测和仿真模拟,提前精准识别可能存在的交通瓶颈点和拥堵路段,并针对可能受到冲击的5个瓶颈点/路段,开展了全面的交通整治提升工作,包括滨江大道-凤塘大道节点改善工程、机场南路辅道-领航三路交叉口节点优化工程、宝源路-金湾大道节点改善工程、机场南路(鹤洲路段)节点、机场南路-宝安大道节点。

时间紧、任务重,为加快项目实施建设,宝安充分发挥宝安区交通综合治理小型项目“短平快”的机制优势,多部门协同合作,项目于5月中旬开工,6月下旬完工。整治内容主要包括路口渠化、拓宽车道、新增掉头车道、新增信号灯、优化信号灯配时、设置待转区、完善标志标牌、新设慢行过街设施等措施,以提升深中门户片区路网承载力,缓解片区交通拥堵,加强深中通道机荷高速与深中通道门户片区、机场片区的衔接,打造实用、美观的门户形象片区,为宝安留住更多优质客流出力。

主动式发光标牌让欢迎的仪式感更足

“第一次见到发光路牌,晚上看就像两个超大的平板电脑悬浮在空中,迎接经深中通道来宝安的人民,非常有仪式感!”市民徐先生发现,6月25日,机场南路不少指示路牌亮起了灯。据悉,这是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新制作的主动式发光标牌。

为保障深中通道周边重点市政道路交通设施状况,宝安交通部门组织养护单位加大投入,针对深中通道周边的金湾大道、机场南路、宝源路、航城大道、航站四路、领航三路、运昌路、航空路等道路路面开展了整治工程。

该局全面整治修缮深中通道出入口周边接驳市政道路路面,完成沥青路面微改造18处、人行道微改造30处,系统整治了无障碍设施,并确保路面平整完好,营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完善更新了深中通道出入口周边道路的标识标牌标线,增设主动式发光标牌30套,进一步强化了深中通道方向指引功能,为跨江车流提供准确、细致的引导服务。

大力改善周边市政道路慢行系统设施品质,以崭新、舒适、畅达的道路交通环境迎接深中通道顺利开通,努力以品质交通助力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

宝安交通有这些“标签”

一桥联通两地,深中通道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从深圳机场出发30分钟可至中山,1小时可至珠海、江门、佛山、顺德,2小时车程覆盖阳江、肇庆。宝安的交通服务辐射范围已突破隐形的“障蔽”,越过伶仃洋。

一起来了解宝安交通的这些“标签”,帮助市民和企业更了解宝安航空、海运、高速、高铁、城轨、地铁“六位一体”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从而共享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安全高效、绿色集约的交通服务。

标签1

“六位一体”

“六位一体”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是指集航空、海运、高铁、地铁、城际交通、高速公路于一体。

宝安,拥有粤港澳大湾区联通世界的唯一“六位一体”综合交通枢纽,深中通道将实现珠江口东西两岸互联互通,打通湾区动脉,促进要素便捷高效流通,令宝安成为名副其实的湾区核心,实现湾区城市群“1小时交通圈”。

标签2

“海空双港”

海空双港是深圳交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已跻身全球最繁忙大型机场行列,并入选空港型国际物流枢纽名单。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已由最初的传统机场功能逐渐向多元化网状结构发展,未来将形成以空港枢纽为核心,延伸发展临空服务、展贸制造及外围都市产业的多产业圈层临空经济区,必将吸引大量来自海内外的客流及物流聚集、流动,为城市发展提供新动力。

大铲湾作为深圳三大集装箱主体港区之一,货运航线遍布全球,码头共有5个泊位,总面积112公顷,可以处理全球大型集装箱船和滚装船。目前,宝安正加快推进宝安综合港区一、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港区功能、提升港区吞吐能力,宝安的空海联运优势非常明显。

依托宝安综合交通网络,各交通枢纽与产业区间联系便利,人员、物流、资金、信息流通顺畅,海空双港正促进航空服务、智慧、物流、高端商务、港口物流等产业发展,打造城市经济增长极。

标签3

“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指依托两种及以上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发展多式联运是推动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依托得天独厚的海陆空铁资源优势,宝安已经将“多式联运”的内涵拓展至货运、客运并重的范畴,探索建立物流、客流高效融通汇聚新模式。宝安交通不断“北拓南融东联西通”的变化也成为多式联运更高效的助力。

货运方面,借助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的有利契机,宝安充分发挥空港、海港和铁路枢纽设施一体化的资源优势,重点推进空铁、水陆联运,规划布局与之相配套的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客运方面,推进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和高铁、城际铁路、对外高快速路等设施建设,在周边区域规划布局城市候机楼和值机柜台,充分发挥旅客出行空铁联运、空陆联运新效能,进一步延伸机场对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服务能力,形成“机场为大湾区提供纵深服务,大湾区为机场提供客流喂给”的新局面,也成为全国多式联运的新典范。

标签4

“91530”

“91530”是宝安交通规划工作中最新的一串高质量发展密码。

根据行动方案,全区路网密度向着9公里每平方公里建设,15分钟可从宝安任意地点上下高快速路,从辖区内任一地点出发30分钟内可到达机场。

标签5

“慢行友好”

依托城市道路及宝安山海禀赋资源,宝安构建了骑行友好、布局合理、功能明确、适度连通、末端可达的非机动车道网络。在宝安,慢行与轨道、公交融合发展,营造了安全、注重体验的步行环境,打造了更有利于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慢行系统,支撑宝安共享家园建设。

“十四五”期间,宝安将在全区范围内打造休闲慢行廊道。结合宝安区河道整治规划,以大沙河创新走廊为示范,沿茅洲河、沙井河、新桥河、西乡河优化慢行体系,横向贯通山海廊道。据悉,有规划正研究凤凰山森林公园-宝安教育城-机场东空铁枢纽-深中通道门户区-西湾公园空港山海环慢行体系。

来源:宝安日报

记者:何柳 李雅静

通讯员: 周燕玲 徐韦峰 陈炜宇/文 覃龙/图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