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青科协、全国青联科技界别、广东省青联在深圳召开学习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座谈会。会上,13名青年科学家和博士生代表畅所欲言,深入交流,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等成为现场热门话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其显著特点正是创新。
“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非常重要,是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步。”中青科协会员、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郑李娟认为,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让有组织的科研赋能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才能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全国青联科技界别委员、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张书彦建议,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中青科协副会长、中健康桥医药集团董事长刘宗杰表示,作为企业集团,更要立足实际,助力资源整合,帮助青年科学家找到市场和资本,帮助企业找到技术和人才,助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应用。
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更需要各行各业全面发力、共同赋能。
中青科协副会长、思谋科技总裁谢佶隽呼吁,智能制造的持续创新者们应矢志技术研发和创新,瞄准行业前沿,不断为行业带来更高效、更智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中青科协会员、广州极畅方程技术有限公司CTO梅卡极看来,新能源汽车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承载着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使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大力支持和加快推动。
对于中央企业,全国青联科技界别秘书长、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荆伟说,央企更要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围绕核心业务领域产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教育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离不开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全国“青马工程”科技班学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事务处处长王旭提及,教育、科技工作者应深化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产生。
“对于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必须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尽全力跑好属于当代青年的科技强国接力棒。”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王辉说。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南方+记者 姚昱旸
通讯员 岳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