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则招募村民入股强村公司的公告在金星村各个微信群中传开。几天时间,119名村民便筹集资金490万元,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成为公司股东,变成家乡发展的合伙人。
村民变股东,这是仲恺高新区潼侨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尝试。今年以来,潼侨镇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围绕打造“产业新城 魅力侨乡”目标,不断夯实制造业发展底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绘就村强民富美丽画卷。
成立强村公司
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6月初,金星村拿到了强村公司——惠州市侨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未来,这家公司将依托侨文化、潼侨绿茶等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特色农文旅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
与许多强村公司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独资的模式不同,金星村强村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里,51%由金星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持股,49%由119名村民持股。“我们这种模式,不仅村集体会越来越富,村民的腰包也会越来越鼓。”金星村党总支书记温运红骄傲地说。
事实上,早在强村公司成立之前,金星村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已经开启了强村富民之路。
走进金星村,只见沥青路干净整洁,小公园郁郁葱葱,街边墙绘生动有趣,犹如在画中游走,令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金星村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加快打造金星村文化产业街项目和华侨茶文化公园项目,努力实现以产兴村、以村聚人、以人旺产。目前,金星村文化产业街项目内金星驿站、亲子体验园、生态停车场,以及华侨茶文化农业公园项目内星空营地、华侨亲子园等重要节点已建成运营。“我们去年村集体收入有120万,增长了132%。”温运红说。
金星村正在描绘的村美人和共富画卷,是潼侨镇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村民增收致富的生动缩影。
“我们围绕突破农村产业发展瓶颈的思路,以提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目标,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依托各村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潼侨镇委副书记、镇长张晓敏介绍,该镇共3个行政村、5个社区,目前正全力做好强村富民大文章。其中,宏村村主动对接潼湖生态智慧区,加快理顺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中遇到的土地盘整问题,提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光明村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关工作,做好土地整备,为重点产业项目腾挪发展空间;侨冠社区完成强社公司搭建,并以此为试点加快推动社区建设发展。
制造业当家
打造智能家居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持制造业当家。
放眼潼侨镇,在惠州石头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惠州石头智造”)的智慧工厂,随着自动化设备的有序运作,每天约1万台扫地机器人下线。它们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居家清洁的好帮手。石头科技2023年年报显示,惠州石头智造去年上半年实现量产,当年实现营收约38.4亿元。
惠州石头智造生产车间。企业供图
不远处,去年11月投产的天一智能自动化设备研发及制造项目,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20条智能装备生产线高效协作,气动元件、机械元件,电气控制配件等FA(工厂自动化)精密标准件源源不断从这里生产出来。全部达产后,项目预计实现年产值23亿元。
在这片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12家规上工业企业忙生产、促创新,勾勒出潼侨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近年来,潼侨镇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紧抓“双区一站”(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与总部经济区、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赣深高铁仲恺站)发展机遇,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打造智能家居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如今,这个归侨小镇重焕生机,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加速崛起。
数据显示,2023年,潼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55亿元,同比增长20.2%;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83.39亿元,同比增长34.2%。今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8亿元,同比增长17.3%;前5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5.11亿元,同比增长16.6%。
今年,仲恺高新区将招商事权下放镇街,潼侨镇全力做好盘活利用空置厂房、项目招商落地和稳商留商三篇文章,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目前,该镇招商引进的鼎智电子、仲航科技项目已通过区招商联席会议;通过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现状企业自改升级,已引进4家企业。“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全镇12万平方米闲置厂房资源开展精准招商,让更多优质的企业项目进来。”张晓敏说。
为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潼侨镇还将聚焦智能家居、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进行强链、延链、补链,举办供应链供需对接会、产业项目对接会、企业交流会等;同时,分层次、分行业、分梯队建立企业培育升级后备资源库,重点梳理出产值1200万元以上的规下企业名单,并作为“小升规”培育的重点对象。
挖掘侨文化资源
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
随着镇域经济的发展,潼侨镇圩镇面貌越来越靓了:潼侨公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周边居民纳凉避暑的好去处;公园内还坐落着惠州侨文化展览馆,那里收藏了数百件侨史物件和大量侨史资料,是侨乡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大约1公里外,位于侨冠社区的菜丁市场宽敞明亮、干净整洁,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出满满的幸福感……
俯瞰潼侨镇,一个个美丽圩镇建设项目串珠成链,一幅宜居宜业的魅力侨乡新画卷缓缓铺开。
近年来,潼侨镇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挖侨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推动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以点带面扮靓圩镇风景线,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目前,潼侨镇已完成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光明路)、美丽圩镇客厅(惠州侨文化展览馆)、绿美生态小公园(潼侨公园)和干净整洁农贸市场(菜丁市场)建设,美丽乡镇入口通道(莲塘大道与侨光路交界处)、美丽示范主街(侨冠路)、美丽河道(甲子河)等项目正有序推进。
“我们将根据侨文化特色进行设计,以‘侨乡溯源’‘侨乡风情’‘时代潼侨’三段为基础,引入‘侨box’项目打造侨文化潮玩街区特色IP,结合特色文创、侨乡美食等主题线性延伸打造美丽示范主街。”张晓敏介绍,潼侨镇将结合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在侨冠社区打造一个以“侨文化+”为基点的新型街区,同时利用侨安花园归侨集聚的优势,依托“侨胞之家”阵地,在新华社区打造独具东南亚特色的文旅街区。
在此基础上,今年,潼侨镇还计划举办侨文化美食节,推出各式各样的东南亚特色美食,展示侨镇文化风采,带动农文旅产业发展。
“面子”扮靓了,“里子”也要做实。为补齐公共服务短板,2022年以来,潼侨镇累计投入超1亿元用于校舍建设、运动设施建设、教育装备现代化、奖教奖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新增优质学位近1000个;今年还将利用新华社区公共服务用房和日间照料用房打造养老服务中心和长者饭堂;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潼侨分院也预计于年底完工,明年6月投入使用……
未来,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产业新城 魅力侨乡”将从梦想照进现实。
【采写】南方+记者 于蕾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