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广宁: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南方+ 记者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是重要一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为各地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指引。

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北的肇庆市广宁县,是全国著名的“竹子之乡”“武术之乡”“广绿玉之乡”和“厨师之乡”。过去,竹产业、武术等都是广宁熠熠生辉的传统招牌,而现在,现代农业、食品加工、再生塑料、康养旅游等特色产业,都将成为另一张崭新的“广宁名片”。

广宁县供图

受访者供图

四大产业齐头并进

走进位于广宁县的广东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冷鲜生直播电商产业基地,赋能乡村品牌振兴”的白色大字映入眼帘。

这家专注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方向的企业成立于2020年,以广宁特有的“夜兰花”蔬菜作为抓手,布局从种植、采摘、储存、运输到销售的全产业链,通过加工冷冻技术把夜兰花做成冻品,把来自广东的新鲜蔬菜销售往全国各地,并把夜兰花项目作为县域现代农业发展的“范本”,推广到本地的龙须菜、大芥菜、树仔菜等多种农产品上。

“蔬菜保鲜期通常只有两三天,导致很多蔬菜在盛产期时无法销售,让产业发展失去主动权、议价权。但像我们这样把新鲜蔬菜做成冻品保存,储存的时间更长,且不会影响到蔬菜品质,可以销往更广阔的市场,我认为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广宁县政协委员、广东润禾农业创始人李少霞表示。

广宁县供图

夜兰花项目的开发只是广宁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宁以工业化理念、全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代表油茶、生猪、肉鸽在内的三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代表生猪、油茶、肉鸽、茶叶、竹笋和特色蔬菜在内的六大特色产业。以多种肉食品深加工基地延伸农业产业链,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肇庆配送分中心打通配送销售“最后一公里”,推动广宁特色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广宁肉鸽养殖场。广宁县供图

除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之外,康养旅游与休闲竞技、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循环经济与新型材料等产业也是广宁县着手发力的大方向。

6月,广宁成功入选“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成为广东省入选的11县之一。在已成功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的广宁,康养产业有望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加速推动大湾区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

在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方面,广宁也乘势而上,通过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建设和技术创新,在风电与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多个绿色能源板块上均有布局,为区域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而在循环经济与新型材料方面,主要包括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园的塑料循环再生综合利用产业;以新岭南、石井、山摩等企业为代表的新型材料产业;以幸福西饼项目为代表的“以竹代塑”产业。据了解,目前广宁县共有相关企业约82家,其中规上企业31家,2023年,广宁县循环经济与新型材料产业实现产值超54亿元。

受访者供图

两大产业集群深耕布局

《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产业集群”一词,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竞争力有很大影响。目前,广宁县已布局并深耕竹产业、再生塑料产业两大产业集群。

走进广宁的广东海鹏竹纤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琳琅满目的“高科技”创新型竹产品映入眼帘。区别于竹筷、竹签等传统竹产品,广宁青皮竹科研产品——竹醋液、竹纤维板是这家广宁本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特色。

“我们的主要创新产品竹醋液,是青皮竹在干燥加工过程中得到的液体,具有抑菌消毒、杀虫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是生态肥料,也是天然农药。另一创新竹产品竹纤维板则是‘以竹代木’的典型产品,是竹材‘吃干榨净’综合利用的高附加值绿色项目。”广东海鹏竹纤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代表梁为淼表示。

面对产业链短、附加值不高等长期制约广宁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广宁则通过引进或培育竹醋等新兴产业,以竹深加工企业为载体实现“科技入竹”和绿色发展,助推广宁竹走上“以竹代塑”产业新赛道,并培育了海鹏、裕丰、啟航等多家本土竹深加工企业。

“目前竹子的整个产业仍处于低端,但就我们努力的方向来说,生产竹醋液、竹纤维板等绿色产品往高端发展,就是深加工和科研的方向。”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工学导师许黎明表示。

2023年,广宁县荣获“中国青皮竹之乡”称号,是全国青皮竹中心产区,故青皮竹又称“广宁竹”。广宁县供图

近年来,广宁紧抓“以竹代塑”“以竹代棉”“以竹代粮”“以竹制肥”发展机遇,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的《关于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利用广宁竹林资源、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园产业优势,融合竹子与塑料产业发展,力争在广宁建成“以竹代塑”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大力推动“以竹代塑”产业发展。

古水镇传统竹子加工生产示范基地是广宁探索“以竹代塑”的重要阵地之一,该基地通过建设17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打造传统竹子加工示范生产线、以竹代塑生产车间、竹产品交易平台等功能场所,达标达产后年产值约达1.5亿元。

除广宁招牌竹产业之外,再生塑料产业集群也是广宁近年来在产业集群上的重要布局。再生塑料即塑料的再利用,该行业的出现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也节约了能源消耗。伴随着回收体系及技术的不断完善,再生塑料作为一个新兴的千亿级市场,已吸引塑料产业众多企业入局。

茶秆竹。广宁县供图

受访者供图

“大招商,招大商”赋能项目引进

“大招商”热潮涌动,“大项目”积极引进,才能赋能“大产业”生根发芽。良好的生态、地理、空间优势,都为广宁“大招商,招大商”增强了吸引力。

今年3月,广宁-天河食品加工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广州市天河区举行,推介广宁农产品资源和食品加工产业,加强与天河区的产业链条深度对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而这早已不是广宁召开的首次招商盛会。此前,广宁还举办过中国(广宁)竹产业创新发展峰会、广宁县乡贤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招商盛事,通过参加、举办各类推介会,高效汇聚优质招商资源,已促进多个项目成功签约。

此外,广宁坚持“招大引强”,重点以竹产业招商为重点,引进计划投资额超11亿元的青皮竹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聚力补链强链延链,激活竹产业集聚效应;并持续优化服务质量,遵循“一企一策”原则,量身定制支持政策和服务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在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如广东阳光科密集团产业园项目仅用一年时间,便完成了从开工、竣工到投产,并于今年5月在广宁举行投产仪式,标志着这家全国最大的专业生产碎纸机、涉密销毁设备的生产企业迈入发展新阶段。

在服务企业方面,则设立了“绿色通道”,对重点项目实行“一窗通办”,并对附加值高、成长性高的企业积极落实税收减免、固定投资补贴、技改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投资意愿。

写好“竹文章”, 做强“大产业”,拉动“大招商”,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广宁已经在路上。未来,“竹子之乡”广宁在特色产业的耕耘道路上,必将增添更多知名、璀璨的产业新名片。

南方+ 见习记者 刘舜欣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