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500天,粤港澳与你相约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今天,第十五届全运会迎来一个重要的时间刻度——进入倒计时500天。

就在前一天晚上,广州塔旁千架无人机升空点亮广州夜空,回顾全运历史,书写全运传奇,在空中演绎出苏炳添、全红婵、许海峰等体育名将的模样,共迎十五运倒计时500天的关键节点。

而在今晚,广东多个赛区城市又在主要地标建筑集体亮灯,为迎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齐齐“打call”。

01:16

△全运会倒计时500天!今夜,广东多地仪式感拉满

全运会倒计时500天!今夜,广东多地仪式感拉满

十五运脚步愈近,大湾区泛起回声。

这场将于广东、香港、澳门举行的全国性体育盛会,模样似乎已经逐渐清晰。

全运会进度条不断刷新

2021年6月27日,粤港澳三地正式接过全运会会旗,全运会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时间”。

接力棒传递到南粤大地的1004天后,十五运会迎来开幕倒计时500天,时间与梦想的齿轮开始加速,赛事筹备工作正如这夏日一般“热情”展开。

此前,开幕式主创团队已亮相,著名导演郎昆任总导演,著名导演陈维亚任艺术总监,中国香港著名导演刘伟强任总监制,这场十五运开幕大秀的顶级团队配置已经不由得令人心生期待。

简约而不简单,能不新建的就不新建。广东承办十五运比赛的场馆中,90%以上都是现有场馆维修改造,是近几届以来新建场馆最少的一届全运会。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加持,多个场馆将按照“零碳建筑”“绿色低碳建筑”改造建设,许多老场馆将焕发出新活力。座位精准导航、智能票务系统、先进的安防监控系统等新科技将带来办赛、参赛、观赛新体验。

天河体育中心的体育场通过系列改造,将可实现节能降碳45%以上,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在场馆周边核心街区,也将打造高品质精致街区,城市面貌由此迎来又一次品质提升。

最晚到2025年3月底,大家便可目睹十五运会所有场馆的全新风采,而在赛事过后,场馆仍可以持续利用,辐射带动全民健身。

目前,十五运会市场开发工作正有序推进,已先后与银行、保险、通信服务、汽车、体育服装等类别600余家意向企业展开接洽,近50家企业递交赞助意向函,40余家企业递交票务和特许经营合作意向函。更多“体育+”新业态将出现,以体育为核心的消费大圈层正在形成、释放能量。

“串珠成链”展现湾区体育底色

在刚刚过去的龙舟季,燃爆了的岭南龙舟文化再度出圈。

不管是“宁可煲烂,不可扒慢”的叠滘龙船漂移,还是“划龙舟最好的地方就在广东”的广州国际龙舟赛,古老的龙舟赛事正在广东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与时代互为映照,焕发新的热潮。

在龙舟争渡的场景里,看见广东人的团结奋进、拼搏争先,也看到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湾区底色。

广东不光有很多“龙舟之乡”,更有“篮球之城”“足球之乡”“棒球小镇”……是一城一品,也是独具底蕴。

从此次赛区项目的分布安排上,就能看到组委会的些许匠心。“中国篮球看广东,广东篮球看东莞”,作为“全国篮球城市”和“举重之乡”的东莞,坐拥CBA“十一冠王”广东宏远队,走出了易建联、朱芳雨、杜锋等一大批优秀篮球运动员,有着相关赛事的深厚底蕴及办赛经验与基础。因此,这座城市责无旁贷,承办了本届全运会的五人制篮球(男子成年组)和举重项目的赛事。

同样的,作为“足球之乡”的梅州,毫无疑问地承接了部分足球项目。这里是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有着悠久的足球历史,来自全国各地的足球小将,将在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乡,感受足球最原汁原味的魅力。

此外,曾承办过世界女排联赛、WTT冠军赛的澳门,也承担了排球、乒乓球的部分项目。

近20年来,大湾区多地已举办过大型国际性赛事:澳门在2005年举办了第四届东亚运动会;香港在2009年举办了第五届东亚运动会;广州在2010年举办了第十六届亚运会;深圳在2011年举办了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是时候,再度交出一张“以赛促城”的完美答卷。

一座交流与共鸣的桥梁

纵观国际上的一流湾区,无一不是体育赛事的集聚区和体育产业引领区。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对标全球一流湾区,体育不能缺席。

粤港澳居民同饮珠江水,文化相通、血脉相融。作为历史上首次由多地区联合承办的全运会,也是香港和澳门回归之后,首次共同举办的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十五运无疑将成为一座桥梁,便捷港澳和内地之间的沟通,加强三地间的交流和共鸣。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国际上并无大湾区如此先例。

那么,在保障赛事筹办及举办期间,粤港澳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如何顺畅跨境流通?大湾区各领域协同融合或将获得更多宝贵经验,“制度之异”也将一步步变成“制度之利”。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透露,粤港澳三地已就这次盛会建立了常态化的联络机制,建议未来三地应继续沿用该机制,并拓展到更多领域。“有了全运会这一案例,可以考虑未来以大湾区的概念承办国际赛事。以大湾区作为立足点,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即将通车,一张纵横交错的超级交通网将拉开,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直联即将实现。继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后,珠三角城市的又一环被补齐,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像“一座城”。

我们期盼的就是,粤港澳共同承办的这届全运会,能够起到加速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作用,让粤港澳三地的城市建设、经济文化、软硬联通等更上层楼。

距离这场盛会上演,还有500天的时间。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关于这场盛会的畅想,已经开始于很久之前。

到时候,欢迎你来!

【话题研究员】朱小龙 许仪 吴晓娴 邢泽鑫

【剪辑】龙达洋

【统筹】李强 何勇荣 尤立川

编辑 佘余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