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买一杯咖啡,到深圳还是热的!”

央视网

“清晨从中山买一杯热咖啡

到深圳还是热的!”

记者从深中通道

通车运营新闻通气会上获悉

历时7年建设的深中通道将于

6月30日下午3点正式通车运营

大湾区市民的期待值早已拉满

收费标准来了

6月27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官方网站公布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的批复,同意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及其附属设施交工验收(含收费系统联网检测)备案并通车运行后,方可开始收费。

收费车型执行《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JT/T489-2019),项目全线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为66元/标准车次,其中:

东人工岛(起点)至西人工岛的收费标准为37元/标准车次。

西人工岛至万顷沙枢纽互通的收费标准为23元/标准车次。

万顷沙枢纽互通至横门互通(终点)的收费标准为6元/标准车次。

1至4类客车的收费系数分别为1、1.5、2、3,其中3类客车、4类客车收费系数按前述系数的60%执行;1至6类货车的收费系数分别为1、2.1、3.16、3.75、3.86、4.09,专项作业车的收费标准参照货车执行。

中山至深圳30分钟内可达

深中通道作为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如一条巨龙将隔海相望的深圳、中山两座城市紧密相连。对于大湾区民众,尤其是深圳、中山两地的市民来说,以驾车或乘车的方式感受深中通道的宏伟魅力,是最期待也最日常的方式。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至深圳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内;广州南沙至中山,仅需15分钟;珠海和江门至深圳,从2小时以上缩短至1小时内。

此外,深中机场专线也将与深中通道同步启用。以往中山市民如需乘坐民航飞机,需要到珠海机场、深圳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车程在1.5小时到2.5小时之间。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市民在当地只需要通过深中机场专线,50分钟以内即可抵达深圳机场。中山网友很期待地表示,等深中通道开通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基本上能算作我们自己家的机场了”。

需要注意的是,深中通道(东人工岛至西人工岛段)全天禁止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通行。深岑高速西行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提前通过机场互通驶离,深岑高速东行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提前通过翠亨东互通驶离。

超七成都市圈居民受益

开通在即,清早,年轻人到深中大桥岸边看日出。

开通在即,清早,年轻人到深中大桥岸边看日出。

在物理空间上,深中通道连接了深圳、中山、广州三地和珠江口东西两岸;而通过与周边高速路网的进一步衔接,这一超级工程将显著加快城市融合、资源要素流动,由此辐射、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联动发展。

结合经济和人口数据来看,深中通道所打开的广阔想象空间会更加具化。

先看经济体量,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个都市圈GDP总量占广东五大都市圈总量约九成。其中,深圳、广州是全省GDP排名前二的城市;中山、江门虽经济体量较小,但在土地、人力等成本上具备后发优势。

推动东西两岸城市群融合发展,是广东进一步拓展经济纵深,充分挖掘城市、空间潜力的必要之举。

再看人口,截至2022年,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常住人口超8000万人,占广东五大都市圈总量约75%。

由此可见,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将直接或间接让超七成都市圈居民从中受益。

湾区“小”了,机遇近了

“有了深中通道,到时候去深圳更加方便。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可以去大湾区其他城市发展更多业务。”在横琴多次创业的澳门青年刘智龙盼望深中通道开通已久。

路通、财聚、人兴。当前,广东正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其他城市协同支撑的创新格局。

以深中通道为桥,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在“两廊”之间的流动将更加高效、畅通,更能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

把握深中通道通车机遇,广州南沙聚集超千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一大批“独角兽”迅速成长,打造广深产业融合示范区;深圳前海位列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榜首,致力建设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珠海横琴的“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模式,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内外企业前来投资……三大片区在科技创新上各展所长、亮点纷呈,打开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广度。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硬连通”加速,“软联通”提效。随着更多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生活圈落地,更多政务事项的跨城通办、湾区通办也被提上了日程。

在马鞍岛所在的中山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可办理的通办事项中,深圳占233项,为深中两地的企业、人才和居民提供了极大便利。

“我们跟深圳前海人才港、宝安区人才港形成战略合作,将在人才服务、培育和引进等方面进行更深度合作。”中山国际人才港服务中心副主任周佳曼表示,深圳、中山可以共享两地的人才服务平台,中山国际人才港可以作为深圳人才港的中山基地,为深圳人才服务。

湾区“小”一点,与机遇的距离就更近一些。当跨城生活成为一种新常态,流动的粤港澳大湾区也将因更深度的融合迸发全新的活力。

编辑 朱琦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