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陈皮的新名片|品牌价值观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从产品好到品牌强,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上,诸多名企正展开探索。如何在高手如云的湾区市场中,走出独有的品牌价值成长之路?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等机构知名学者,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特别推出《品牌价值观》栏目,并将研制中国消费品牌湾区价值榜单,挖掘品牌在湾区市场的价值成长样本。今年2月商务部发布的第三批382个中华老字号名单,广东有18个品牌新晋上榜。即日推出的《品牌价值观》首季内容,将聚焦这些新晋的中华老字号品牌,探寻品牌成长之道,剖析品牌核心价值,敬请垂注!

03:17

(百年陈皮的新名片|品牌价值观,时长共3分17秒)

百年陈皮的新名片|品牌价值观

一个月前,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期间举办的“广东省招商洽谈暨消费新场景对接会”上,江门向来自全国的投资者们推荐侨乡的一张“新名片”——新宝堂陈皮。

携中华老字号新身份亮相的新宝堂,不仅展出了传统的陈皮原料,更为现场参观者带来陈皮咖啡、陈皮酸奶、陈皮酵素等系列新品,吸引到一众合作方。

时间:2011年 地点:江门新会 事件:2011年首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上,“新会陈皮皇”以每公斤110万元被拍出

时间:2011年 地点:江门新会 事件:2011年首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上,“新会陈皮皇”以每公斤110万元被拍出

新会陈皮是广东“三宝”之首,是著名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海外游子心中,陈皮的醇香意味着故乡的味道。

如今,品牌赋能下,这一传统地域特产正被赋予新的身份和使命。

百年陈皮推“陈”出新

走进新宝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非遗展厅,能看到显眼位置约一米见方的玻璃罩内,陈列着一份陈皮。下排一行介绍显示,它产自1929年,2011年首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上以每公斤110万元被拍出。

“祖辈留给下来的陈皮很珍贵,但我们不能守着它吃饭,需要把它发扬光大。一张陈皮卖再贵也只是农产品,农业要提升附加值,往二三产走是必由之路。”闻着陈皮香长大的江门市新会区新宝堂陈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宝堂”)董事长陈柏忠,对行业看得透彻。

早在2007年,陈柏忠从父亲手里接手公司不久便着手与新会陈皮相关的科研工作,组建科研团队,联合国内高校、三甲医院、科研机构,推进产学研发展,开发出陈皮酵素、陈皮酸奶等系列产品。

后疫情时代,人们健康意识进一步提升,Z世代消费群崛起。“疫情成为一个分水岭,此后的消费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产品口感、品类、功能、包装营销等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陈柏忠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街小巷多了很多咖啡馆,江门还办起咖啡文化周,陈皮咖啡、陈皮气泡水两款新品,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

广交会音乐美食节上外商品尝陈皮咖啡

今年第135届广交会音乐美食节上,新宝堂带去的咖啡、气泡水、酸奶饮品受到国外客商点赞,老字号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产品入手立品牌

作为新宝堂陈氏家族第四代传人,陈柏忠的童年是陈皮相伴成长,他记事起就开始帮助父母进行晒陈皮等一些简单操作,年长一些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采摘、开皮、翻皮、晒制、陈化等技艺,18岁就完全掌握新会陈皮炮制技艺。

不过与父辈埋头苦干不同,陈柏忠常会思考,新会陈皮既然好,自家陈皮既然品质佳,为何卖不出一个好价钱?

20年前,大学毕业没多久的陈柏忠开始在父亲开设的“新宝堂”陈皮批发部工作。当时,从事陈皮批发生意的人还没有品牌意识,商场竞争主要打“价格战”,初入行的陈柏忠也跟随走起低价。

“那时候,新宝堂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新会柑种植基地,所以我高价在新会本地抢购陈皮,但到广州等地销售时,却只能靠低价倾销吸引顾客。这中间有部分不地道的商家还卖给我一些掺杂的外地陈皮,父亲坚持品质,把假冒‘新会陈皮’都要全挑选出来,为此第一年我亏了30多万元。”对刚入行时的艰辛,陈柏忠至今印象深刻。

痛定思痛,陈柏忠意识到低价竞争并不是好的发展思路,他决定打响“新宝堂”这祖传的名号,用品牌赋予行业生命力。

2007年时,陈皮行业的品牌意识并不强,“品牌强企”之路在行业内是一种新的探索。陈柏忠摸着石头过河寻出的思路是先从产品入手,在他看来,先有“优质”才能有“优价”,从而形成影响力,进而树立起品牌。

于是,陈柏忠说服父亲,与大泽一家食品厂合作,开发了甘草陈皮、川贝陈皮、陈皮姜等6种即食陈皮产品,并冠以“新宝堂”的品牌,获得市场不错的反馈,企业营收翻倍增长,乘胜追击的新宝堂再推出10种新产品。

这期间,陈柏忠同步打造陈皮非遗IP,把家中存放的老物件、老照片等等搬出来,邀请专业团队进行整理、挖掘和提炼,并融入到产品包装、品牌宣传等方面。

新宝堂之后,越来越多本土企业品牌意识觉醒,一批新会陈皮企业品牌涌现,截至2023年新会陈皮企业商标品牌有效注册量2160件。

当地产业品牌影响力被进一步激活。

2023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发布,广东江门新会区“新会陈皮”品牌影响力指数达993.87,连续两年位居该指数TOP100第1位。

科技赋能品牌力

新会陈皮名声越叫越响,今年中国新工业联合会正式授予新会区“中国陈皮之都·新会”称号,新会陈皮产业也驶入黄金发展期。

数据显示,2023年新会全区产出新会柑皮约7500吨,新会陈皮全链条总产值超230亿元,到新会从事陈皮深加工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水涨船高,新宝堂作为新会陈皮产业中重要的一员,近年发展也非常迅速,从原先的以采购为主,发展到今天,已经实现了种植、采购、深加工、销售、仓储全覆盖。

“不仅如此,我还希望创新出更多的新产品,通过技术革新,赋予品牌更高的价值和影响力”。陈柏忠对祖辈传下来的老招牌规划不再仅仅是“一张陈皮”,更把产业视角拓展到医药大健康领域。

通过科技手段让新会柑肉“变废为宝”,是陈柏忠一直想做的事。2017年,新宝堂推出陈皮酵素,不同于传统陈皮系列产品,陈皮酵素所使用的新会柑成分是一直不为人重视的柑肉。“制作陈皮酵素,需要及时对新鲜果肉进行果汁提取和发酵处理。新会柑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类黄酮、类柠檬苦素、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我们以新会柑的果汁为母液,结合新会陈皮、人参、枸杞子、山楂等药食同源的中药材,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作出健康成分陈皮酵素。”陈柏忠说。

2016年,新宝堂与台湾南台科技大学正式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双方利用新会柑肉开发高附加价值的酵素饮品及高效堆肥等柑肉副产品;与五邑大学共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研发新会陈皮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随后,新宝堂开始尝试将新会柑价值最大化,陆续向市场推出陈皮酵素等一系列陈皮衍生新品,企业营收持续增长,老字号的品牌活力再次被释放出来。

“事实上,陈皮的产品近几年已经演变了很多,从最初的煲汤,到茶文化,到目前已经开始往食品饮料、餐饮、酒等行业延伸,新宝堂发展酵素饮料就是在适应时代新的需求。”

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柏忠认为,传统的炮制技艺是新会陈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和根,但随着时代进步,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需要不断创新,老字号不能只停留在传承阶段,运用现代科技挖掘新会陈皮更多内涵,可以为传统陈皮行业带来新思维、新变化和新成果。

【淳林点评】

华南理工大学品牌研究所所长、教授 段淳林:

品牌赋能,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焕新老字号金招牌

新宝堂作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品牌的代表,展现了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独特特点和显著优势。扎根于百年历史的陈皮文化,新宝堂传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为品牌注入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也为其品牌故事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该品牌通过展示陈皮的历史和传统技艺,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连接,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更能赋予品牌较高的信誉度和权威性,有助于在市场中建立信任。

作为老字号品牌,新宝堂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同时,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推出了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现如今,在农产品领域,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往往高过企业品牌,且存在市场混乱、假冒伪劣等现象,亟须破解方法。而以新宝堂为代表的企业品牌的涌现,能够以企业标准树立行业规范,优化市场秩序,起到了表率作用,同时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进而推动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宝堂案例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发是,在未来,陈皮行业应建立企业品牌思维,以“陈皮”为核心点延伸产业链,跟随时代健康发展意识和科技进步的潮流,不断推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产品,为传统陈皮行业注入新动能。


【采写】南方+记者 李劼 叶丹

【拍摄】南方+记者 王俊涛

【剪辑】南方+记者 周鑫宇

【海报】吴颖岚 谭唯

【统筹】姚翀 李劼 马华

【策划】陈韩晖 赵兵辉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支持单位】广东省商务厅

部分素材提供:周璐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