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
由圣狮青年团队设计的圣狮文创IP
随处可见
其中,红头发的叫做“龙龙”
蓝色羽毛的叫做“凤凤”
文创布袋和文创T恤。
后枕狮山,前拥狮滘河
圣狮村山水环抱700年
2015年,这座古村落迎来了
一组特别的吉祥物——
“龙龙”和“凤凤”
圣狮村。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它们由一群回乡创业大学生创作
这组圣狮文创IP在次年正式启用
成为圣狮文旅版图的独特记忆点
并结合隆都方言元素
同步推出了微信表情包
微信表情包。
文化育村
是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
必须修炼的“内功”
也是落实
“13388”强镇兴村富民行动
重要举措
以文创为载体
具有深厚历史的圣狮村传统文化
以更生动活泼的方式
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圣狮村“期颐偕老”百岁牌坊。
谈及设计团队的组成
圣狮青年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是一支
由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的队伍
他们在圣狮村实习期间
受到当地文化的熏陶
萌生了推广当地旅游文化的想法
文创纸袋。 南方拍客 罗誉 供图
于是,圣狮村委会积极响应
与这些青年艺术创作者紧密合作
为他们提供平台
支持他们创业
实践设计作品
“沙溪四月八”文创产品。 南方拍客 罗誉 供图
一个传统村落
为什么能吸引年轻“血液”纷纷回流?
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关键
圣狮村拥有丰富的非遗元素
沙溪四月八、圣狮凤舞等非遗文化
与咸煎饼、脆麻花等特色美食
构成了村落的乡土文化宝库
“沙溪四月八”巡游活动。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据统计,圣狮村已有12个
与非遗元素结合的版权设计被注册
圣狮青年团队相关负责人展示了
圣狮村多样的文创产品种类
衣物、袋子、扇子等应有尽有
每年还都会根据时令和潮流
更新设计
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文创毛巾。
今年新推出的文创布袋
将圣狮村的建筑文化和饮食文化
完美结合
如中山装与木棉花的结合
阮家旧宅与栾樨饼的结合等
每一组都充满了创意和巧思
圣狮青年团队相关负责人认为
文创产品不仅是
旅游文化的有力辅助
更是提升
乡村文旅隐性价值的手段
今年新推出的文创布袋,将圣狮村的建筑文化和饮食文化完美结合。
圣狮村作为农业大村
拥有5600亩的辖区
其中4600亩用于农业生产
圣狮青年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圣狮村将利用“龙龙凤凤”
这一深受人们喜爱的IP
推广番石榴等农产品品牌
让更多人了解、爱上圣狮味道
打造圣狮村农产品品牌
进一步扩大圣狮村的文化影响力
圣狮村。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圣狮青年团队相关负责人透露
他们将通过
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宣传矩阵
积极推广乡村文化和文创产品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
阮嘉诚期待圣狮村的文创设计产品
能被更多大湾区游客了解
被更多人所知所爱
【编者按】
在广阔的中山乡村大地上,蕴藏着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文创成为乡村用活资源、凝聚乡魂的有力载体。在中山,不少乡村利用“强村公司”,聚焦自身文化特色,将其活化为生动有趣的文创产品和文旅项目,点亮了乡村文化空间,激发出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古事新说,古韵新传。迎接深中通道通车重大机遇,中山通过乡村文创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为非遗技艺活态传承、乡村文化创新发展、推进“百千万工程”打开了新思路。
南方+中山“百千万工程”频道推出【“百千万工程”看文创】系列报道,聚焦中山乡村文创新发展,敬请垂注!
【采写】南方+记者 苏芷妍 实习生 罗誉
【拍摄】实习生 罗誉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通讯员】张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