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评|九天揽月,探索不止

南方评论
+订阅

文|杨悦

来自月球的“快递”已送达!6月25日,嫦娥六号带着月背样品回到地球家园,历时53天、38万公里的太空往返之旅,中国航天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鲜有涉足的月背,也许蕴藏新知。嫦娥六号选取了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采样,样品地质年龄预期将达到40亿年,随着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相继开展,月球形成和演化的许多未解之谜有望被解开。正如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所说:“成功返回是嫦娥六号旅行的终点,也是我们开展相关研究的起点。”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回顾探月工程20年,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从初探月宫到详细勘察,从月面观测到月背探秘,从遥感观测到取样返回,中国深空探索的脚步迈向更远、愈发坚实。

中国探索宇宙既立足自身,也面向世界、造福人类。此次,嫦娥六号搭载4个国际载荷,被认为是建设性国际合作的一个范例,也必将吸引更多国际伙伴开展务实高效合作,共同拓展人类认知疆域,实现太空梦想。

编辑 翁子媛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