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托育】家门口的“托育园”!珠海让幼儿家庭托得安心→

健康广东
+订阅

编者按

2024年6月15日至7月15日是“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主题是“放心托育、方便可及”。为进一步扩大托育服务知晓度,积极推进普惠托育工作,健康广东推出“2024年托育服务优秀创新案例”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各地开展托育服务的典型经验和积极成效。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珠海市以“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为目标,通过强化、政策支撑、降低成本、优化管理、财政支持等打造“五模式”普惠,构建多元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每千人口托位数4.22个,普惠托位占比41.8%。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托育服务工作经验先后10余次在国家、省级会议上介绍经验或在《卫生健康工作交流》等专刊上宣传推广。成功举办全省婴幼儿照护服务现场推进会。

幼有所育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具有珠海特色的托育服务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方便可及、价格普惠、服务优质的托育服务体系,让“幼有所育”逐步走向“幼有善育”。

出台《珠海市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每个镇街至少建成1家具有示范效应的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2022年,珠海市印发《珠海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明确2025年全市普惠托位占比达60%以上的工作目标。创新出台《珠海市关于促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珠海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方案(试行)》等系列文件,将建设普惠托育机构、推进托幼一体化列入珠海市十件民生实事。建立珠海市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得到国家、省的充分肯定。

一是打造社区嵌入式普惠模式。将新建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不少于200㎡的托育服务场所作为开发建设配套要求,明确规模、产权和移交等规定,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和同步交付。鼓励支持各街道充分利用邻里中心建设社区普惠托育机构,以镇街作为建设主体,引入第三方运营,推进“公建民营”托育机构建设。目前,已建成香洲区香湾神前社区、高新区后环社区等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机构,正在推进建设香洲区前山街道、凤山街道等7个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项目及多个规划建设项目。

二是打造机关企事业单位办托普惠模式。印发《珠海市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推动有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建设托育机构。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充分利用自有场地,为职工提供高品质、普惠性24小时托育服务。市卫生健康局带头在办公场所举办寒假托育班,得到职工一致好评,在机关事业单位中起到积极示范作用。市机关事务局参照开办机关单位寒假托育班,同时,积极组织为机关干部职工子女开展托育学位团购活动,着力解决职工福利性、普惠性托育服务需求。市中大五院、市公安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单位充分利用自有场地,高标准建成托育机构,为职工提供高品质托育服务。

三是打造连锁化品牌化普惠模式。充分利用国企丰富的资金优势、项目资源,和品牌资源,推动树立公办托育品牌。当前,珠海市区属国企高新建投建成旗下首家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成立专门托育服务团队负责运营,打造“鲸奇贝贝高新建投托育服务品牌,后续将陆续推出多个项目,积极构建国企建设国企运营普惠托育模式。珠海市市属国企华发股份充分利用自身优质教育版块,发挥容闳幼儿园丰富的办学优势,将教育服务延伸至0~3岁婴幼儿,在全市开设8所连锁化高品质托育服务机构。

四是打造幼儿园延伸办托普惠模式。教育部门在全市幼儿园招生方案中明确,幼儿园可开设托班招收2~3岁婴幼儿。2023年,全市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占全市幼儿园比例为24.8%,收托幼儿占全市在托幼儿比例达52%

五是打造政府购买普惠模式。在全市社会办托育服务机构中,自愿加入普惠服务的机构,每年择优选取20家,给予每家规范化建设奖励补助最高20万元,实收托位每人每年最多7200元运营补助。

一是政策支撑。出台《珠海市关于促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托育服务设施用地优先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强化托育服务设施用地保障,加强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对部分独立场所实施过渡性扶持政策。在社区设置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水电气执行居民价格。对已备案机构在托幼儿赠送意外伤害保险,将托育机构纳入联动应急预警单位管理,大力支持托育机构发展。

二是财政支持。出台《珠海市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认定与补助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普惠认定程序、管理规范和资金补助标准等。出台《珠海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优质服务示范机构创建工作方案》,对成功创建的示范机构,给予奖励,持续加大托育机构财税资金扶持力度。

一是开展规范化建设。组建托育服务机构市、区级评审专家库,对全市所有备案托育机构开展等级评审,以评促建,推进全市托育机构管理专业化、营运规范化、服务优质化发展。出台示范机构创建工作方案,给予示范机构每家60万元补贴。全市现有6家市级示范机构,1家省级示范机构

二是完善标准体系。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制定全市普惠托育收费指导价格。按照全日托一级托育机构每人每月不超过3300元,二级托育机构每人每月不超过2900元,三级托育机构每人每月不超过2600元;非政府补助类普惠机构每个托位每月按照不高于上年度本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70%的计算标准收费。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遵义医科大学等在珠高校资源,推进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培养。2023年,全市备案可开展保育相关工种认定发证的机构7家,已有3312人获得保育师或育婴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四是完善服务管理。成立珠海市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和珠海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家组,构筑“托育机构、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育儿指导网络。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育儿大巡讲等活动,打造全覆盖、强支持、深融合的健康育儿项目。建立“市-区级-镇街-机构”四级联动摸排及分类帮扶机制和“双随机”综合监管常态化机制,不断推动托育机构规范化发展。

下一步将继续把托育服务更多纳入公共服务、政府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有效降低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成本,着力打通制约托育服务发展的政策堵点。构建和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增加优质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优质、价格优惠、方便可及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让群众不但能托得起、又能托得好,真正减轻群众养育成本和负担,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提升更多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来源:珠海市卫生健康局

编辑:方洪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