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众合科技控股子公司浙江海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迎来了重大进展。其位于浦江县的高端功率器件用半导体级抛光片生产线项目正式封顶,标志着海纳股份在中大尺寸半导体材料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彰显了海纳股份对迈入中大尺寸抛光片市场的信心与决心,更将为8英寸硅片的国产替代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高达22.1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投产后将实现年产432万片6—8英寸抛光片的生产能力。这一规模化的生产布局,无疑将使海纳股份在国内半导体材料供应商中占据重要位置,成为国内领先的抛光片独立供应商。
海纳股份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奋斗。自2019年启动抛光片产品的布局以来,公司从小尺寸抛光片起步,逐步拓展产品线,在国产抛光片赛道从“赶跑”“跟跑”到“并跑”。如今,浦江项目的顺利封顶,意味着海纳股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备迎接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期待着在未来的道路上“领跑”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在硅片市场上,8英寸硅片因其高性价比和卓越性能仍保持着旺盛的需求。尽管当前市场上8英寸、12英寸硅晶圆为主流产品,但据统计,目前国内8英寸硅片的国产化率尚不足20%,显示出该领域国产替代的巨大潜力。海纳股份选择继续深耕6-8英寸硅片市场,符合其自身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发展逻辑。
多年的硅片生产经验和深厚的行业技术积累为海纳股份浦江项目的后续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引进技术、人才、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优化的生产环境,海纳股份有望在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随着浦江项目稳步推进,海纳股份在中国硅片市场的定位也愈发清晰。我们计划利用这一大规模的6-8英寸抛光片产能,覆盖下游高端市场份额,以此推动6-8英寸半导体硅片的国产替代进程,实现我们在这个领域的重要目标。”海纳股份总经理沈益军介绍道。
面对当前国际形势下先进工艺设备进口受限的挑战,海纳股份展现出足够的应对能力。目前,6-8英寸硅片生产所需的核心设备尚未受到进口限制的明显影响,同时,海纳股份也将积极加大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做好充分准备。
海纳股份浦江项目的顺利封顶,标志着该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持续深耕6-8英寸硅片市场、推进技术创新以及不断拓展产品线等战略举措,海纳股份正蓄势待发,在半导体产业的激烈竞争中迈向新的高度。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徐文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