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回家乡发起女科学家论坛,95岁郑小瑛致辞令人动容

南方+ 记者

6月19日,由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发起,深圳市光明致远科技基金会主办的第十届女科学家论坛暨清照论坛·女性领导力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举行。

颜宁2015年怀着“女科学家去哪了”的疑问,在清华大学发起年度女科学家论坛,邀请处于不同事业阶段的女性科学家分享心得、交流思想、启迪智慧,为年轻的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女性科研人员提供支持和引导。该论坛2024年首次在深圳举办,今年首次在颜宁的家乡章丘举办。

6月19日,颜宁在第十届女科学家论坛暨清照论坛·女性领导力论坛做主持发言。

01:39

(颜宁回家乡发起女科学家论坛,95岁郑小瑛致辞令人动容,时长共1分39秒)

颜宁回家乡发起女科学家论坛,95岁郑小瑛致辞令人动容    

论坛伊始,95岁的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郑小瑛教授从远方送来了对“女性领导力论坛”的祝福。精神矍铄的她在与“科学家小妹”们分享人生收获时说:“人们常常问我,是什么支持我如此不懈的活力呢?我想,也就是热爱、坚持和忽略吧。”

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教授在为“女性领导力论坛”视频致辞时分享了自己的三个关键词——热爱、坚持、忽略。

她说:“我热爱音乐,热爱我的听众,渴望与大众分享我的艺术收获。再者,坚持,我坚持学无止境,坚持保持自信,不在乎流言蜚语,不左顾右盼,不为一点成果趾高气扬,也不为打击挫败妄自菲薄。我坚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忽略,忽略我是个女性,忽略自己的年龄。”

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教授在为“女性领导力论坛”视频致辞时分享了自己的三个关键词——热爱、坚持、忽略。

颜宁当天在个人微博表示:“‘热爱、坚持’好理解,忽略并非放弃,更见智慧。第一次看视频听到这个词便醍醐灌顶,果然今天也获得了一众嘉宾的共鸣。”

图片来源:颜宁微博。

对于“75后”颜宁来说,“勇敢”是她的重要人生关键词。她几乎每年都会在女科学家论坛提到这个关键词,也是面对年轻人提问时最常给出的答案。

图片来源:颜宁微博。

今年5月28日,颜宁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时则面向全球女性说:“成为女科学家的道路或许充满挑战,但还不足以阻碍你前行的脚步。所以,请勇敢做自己 (Be brave, be yourself)!”

郑小瑛教授的“忽略”也是勇敢,而且是一种更具智慧的勇敢。

第十届女科学家论坛的“如何培养女性领导力”发展论坛现场。

当天,中国科协荣誉委员、科普专家程东红主持了主题为“如何培养女性领导力”的发展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颜宁,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薄荷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刘毓文等杰出的女科学家、投资人、领导者分享了她们在各自领域中的成长经验,强调了教育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对领导力培养的重要性,激励更多女性在其职业生涯中展现领导力和影响力。

程东红表示,根据资料整理,“领导力”的定义多达350种,但这些定义都有三个共同要素:一,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影响他人的社会过程;第二,领导者的性格决定领导风格;第三,情境影响领导力的发挥。

王志珍强调,领导力与领导的级别不是一回事儿,并不是成为领导干部才需要领导力,每个人都需要领导力的训练。

从左到右依次为颜宁、王志珍、张抒扬。

她表示,一个人有特别重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总是在寻求寻求新的考验,才会有一定的领导力;第二点必须要冲锋陷阵、吃苦在前,起到榜样作用;第三是号召力,对自己承担大事的意义的原则把握、更透彻理解,善于用最到位、最有冲击力的语言鼓动人的积极性;第四是组织能力,策划、组织、安排都非常周全,讲究细节;第五是执行力,把一切的设想、设计落到实处,有豁出去干的坚强的心;第六点是有极强的沟通能力,同行之间、上下级之间能及时、流畅、有效沟通。

颜宁在个人微博补充说:“王老师为了这次论坛认认真真准备了好几页的发言稿,虽然一直自谦从小就没有领导力,但最后对于‘领导力’的总结精辟入里,让人受益良多。王老师的领导力就体现在她自然流露出的感染力和人格魅力。”

刘毓文则表示,做领导要听大多数人的意见,跟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并为此承担责任。

与往届女科学家论坛不同,本次活动还特意安排了三场精彩的报告。内科学和罕见病学专家张抒扬教授讲述了她从事罕见病治疗、研究的心路历程,在这条道路上,她始终怀着对病人深切的共情,每一个案例描述都表露出她的“医者仁心”。

古遗传学家付巧妹报告了她的主要科研工作,强调探索未知是做科研最吸引人的地方,分享了“不设限、不放弃、活在当下”的人生原则。

历史学家刘文楠讲述了材料科学家朱静院士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锲而不舍地工作、学习、研究,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十届女科学家论坛的“如何破除性别困境”发展论坛现场。

颜宁在此次论坛期间在主持两场报告之外,还主持了第二个发展论坛,聚焦于女性在科学研究和职业发展中面临的性别困境。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教授马春红、历史学家刘文楠、古遗传学家付巧妹以及多位年轻女科学家回答了在场观众提出的诸多问题,分享了她们在科研道路上克服性别障碍的故事和经验,鼓励更多女性勇敢面对并突破性别限制。

现场观众向出席第十届女科学家论坛的嘉宾提问。

延伸阅读:

1、颜宁在巴黎领取国际大奖:勇敢做自己

2、颜宁宣布归国一年后,在深圳主持女科学家论坛聊了这个话题

【撰文】南方+记者 马芳

【剪辑】麦俊钰

【图片】深圳市光明致远科技基金会(除署名外)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