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在广州南沙交付

南方+ 记者

00:39

(破冰船,时长共39秒)

破冰船,时长共39秒

6月24日,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为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建造的“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在广州南沙交付。

该船于2022年11月开工建造,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极地科学考察船,满足无限航区航行需求,获得PC6极地冰级附加标志,也是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首艘“ACC-POLAR”低温防寒符号的船舶,船艏可破0.8—1.0米当年冰,冬季可航行于我国黄海、渤海海域进行冰区海洋环境监测调查,并兼顾冰区救助,同时具备夏季极地海域科学考察能力。

“极地”号破冰调查船船长89.95米、型宽17.8米、型深8.2米,设计航速15节,在1米厚的当年冰区中的破冰航速可达2节。该船总吨位4600吨,续航力为14000海里,一次补给可以保障全船60人在海上生活80天。

该船搭载了多种海洋调查设备,能够承担海冰、三维水体、地球物理、大气等海洋环境的综合观测调查任务。该船采用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并配备槽道式侧推、动力定位系统和减摇系统,在0至最大航速范围内可实现无级变速,这使得该船在航行、靠泊及开展科学调查时能够更加灵活自如。

同时,该调查船也是一艘海洋水声环境友好型的调查船,舱室噪声与振动的控制指标满足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和《船上噪声等级规则》的相关要求。船上室内噪声控制满足《船上噪声等级规则》1级标准要求,水下噪声控制满足该规则2级标准要求,最高噪声不高于55分贝。

该船交付后将主要服务于我国海冰等海洋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冰区科考体系,助力极地海洋、海冰、大气等环境的综合观测调查任务,将我国冰区科考向着系列化、多样化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

【文字】南方+记者 任燚

【摄影】南方+记者 苏韵桦

【剪辑】南方+记者 龙达洋

通讯员 彭永桂 符致冠

编辑 叶颖诗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