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国内荧屏新剧涌现,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刘亦菲主演的《玫瑰的故事》。自6月8日开播以来,《玫瑰的故事》不仅连续多日创收视新高,网络热度也居高不下。
《玫瑰的故事》改编自著名作家亦舒的同名长篇小说,如今的影视化改编在保留“女性爱情观成长”这一精神内核的同时,将故事中不少背景细节和表达方式作了更贴近当下真实生活的处理。
近年来,在文学IP影视化的新风向助推下,“她题材”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女性成长中的高光部分——坚韧、自信、勇敢,辅以明快的节奏和张力十足的情感表达,成为“引流”密码。而《玫瑰的故事》中黄亦玫对于感情的抉择、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也在观众中不断掀起热议。
改编突破原著局限,展现当代女性风采
1981年,亦舒所著的小说《玫瑰的故事》正式发表。这部小说以出身于富商之家的黄玫瑰为主角,讲述了她一生中与多名男性的感情纠葛,旨在强调女性在爱情中应保有独立自主的精神空间。
《玫瑰的故事》曾在1986年被导演杨凡改编为电影,由周润发和张曼玉主演。囿于篇幅,电影版对情节和人物进行了大幅删减,只重点着墨于黄玫瑰的青春时代,影片上映后获得了近千万港元的票房收益。
此次热播的《玫瑰的故事》是其首个内地影视化改编版本,由李潇、王思编剧,汪俊执导,素有“天仙”之名的刘亦菲饰演女主角黄亦玫,被观众评为“神仙选角”。彭冠英、林更新、霍建华、林一分别饰演黄亦玫感情路上遇到的四个男主角,颜值与演技兼备的阵容,令观众充满期待。
导演汪俊在看完亦舒的小说后曾产生疑问,“真正的黄亦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认为,电视剧中的黄亦玫需要充实起来,将书中的描述落实到一个具体形象上。
因此,相较原著通过他人视角展现玫瑰的形象和感情生活,剧版以黄亦玫的成长经历为轴,将其在家庭、婚姻、职场、交友等方面的生活细节细腻描摹,致力于打造一部探讨个人成长与人生百态的作品,而非单纯的爱情剧。
剧版在创作时首先剔除了原著中一些令人诟病的设定。原著中,玫瑰描述自己“自由散漫,不学无术,除了打扮花钱,什么都不会,甚至不能养活自己”。此外,她插足周士辉和关芝芝的感情,仅仅是因为一句“我寂寞,而他对我好”;遇到初恋庄国栋时,玫瑰还未成年,男方还有未婚妻。
剧版则让黄亦玫出生在书香世家,拥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并为她加入了一条事业线,展现她是如何在艺术策展领域打拼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除了美貌,剧中黄亦玫还拥有很多优点:虽然被异性的追求所环绕,却懂得清醒拒绝;对于优秀的女性充满欣赏和关心,不轻易陷入“雌竞”;敢爱敢恨,从不拖泥带水。“人间清醒”的黄亦玫,与大众青睐的独立女性形象不谋而合,也体现了剧版积极贴近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改编意识。
在感情方面,黄亦玫对每段感情都全力以赴,带着与生俱来的自信与勇敢,为活出更精彩的自己而努力。在感情中受挫时,她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正视问题,洒脱放手,这种“谈一段恋爱就当上了一课”的心态,也让不少观众拍手叫好。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敢于面对失败,才能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情感关系中淬炼成长,探寻自我价值。这样的改编让剧版整个故事的精神内核,突破了原著的局限,展现了当代女性自立、自信的励志表达,令不少观众受到鼓舞、产生共情。
“她故事”多次受热捧,契合观众情感诉求
除了《玫瑰的故事》之外,亦舒的作品近年来成为影视改编的“香饽饽”。据统计,目前已有《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承欢记》等多部电视剧播出,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喜宝》也于2020年上映。综观这些影视作品,虽然口碑褒贬不一,但在播映期间都曾引发较高的讨论度。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申霞艳认为,亦舒的小说能获得影视行业青睐,关键在于亦舒本人赋予故事脚本的“精气神”和“情感场”。
“某种意义上说,亦舒全部的作品可以说讲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小女孩是如何修炼、成长为大女主的?”而这类强调追求自立、自主、自由的“她故事”,恰好契合当下观众的精神情感诉求。
其实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她题材”一直是中国影视行业热衷创作的类型。张爱玲、琼瑶笔下以女性视角展开的爱情故事被频频搬上荧屏,掀起了第一波“她故事”热潮,也让《半生缘》《倾城之恋》《一帘幽梦》《情深深雨濛濛》等成为影视经典。
随着网络文学兴起,桐华、匪我思存、顾漫、八月长安等新生代女作家也为影视行业贡献了多部“她故事”IP,《步步惊心》《东宫》《何以笙箫默》《你好,旧时光》等剧集也让不少寂寂无名的年轻演员跻身当红演员行列。
今年5月,根据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编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开播即火,8集的篇幅短小精悍,却能淋漓尽致地呈现我国北疆的壮阔风光与游牧民族的淳朴生活,给予观众别样的“治愈系”观剧体验。
主人公幽默、豁达的生活态度,女主角回归自然寻找人生出路,高度契合了当代年轻人追求的“松弛感”。该剧播出之后,同名散文集最高单日销量达5万册。
有评论指出,女性作家的文笔细腻动人,在描写人物的情感或心理成长、转变和发展时,表达往往能带来更多的共鸣,创造出人物弧光。在业内人士看来,具有明显的人物弧光的小说更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而故事中丰满、鲜活的人物群像,也将吸引到更为多元的观众群体。
然而,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时常面临“众口难调”的窘境。以亦舒的作品为例,部分作品情节并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但改编的尺度又难以把握,容易被原著粉诟病。
诚然,每位作家都拥有独特的文学魅力,但随着时代发展,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应与时俱进。对于创作者和出品方而言,在文学IP影视化改编时,平衡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和社会性已成为创作的重中之重。
正如申霞艳所说:“影视是集体合作的工业产品;而小说创作,则是春天一个人孤独地播下语言的种子。”经典文学IP能够为一部影视作品做好故事的“兜底”,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要想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还需要创作者对文学作品本身以及观众的情感诉求进行深入研究。
用心用情,才能创作出能够恒久触动人心的好故事。
南方+记者 张思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