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反击

南方评论
+订阅

文|丁戈隆东

6月18日至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先后对朝鲜、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备受全球瞩目。

这是继上个月访问中国、白俄罗斯之后,普京在新的总统任期内访问的另两个国家,既进一步深化了彼此之间的友好合作,也是对西方世界全方位孤立俄罗斯的有力反击。

01:41

投其所好 普京和金正恩互赠礼物

(一)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已进入第三年,战场形势依然胶着,溢出效应不断凸显。

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一边在政治、军事、外交上全面支持乌克兰,一边又从经济、金融、科技、领空、文体等领域全方位孤立俄罗斯,没有劝和促谈,只有拱火浇油。

就在不久前,6月13日,七国集团领导人一致同意,以俄罗斯被冻结超过2600亿美元资产所产生收益作为抵押,向乌克兰提供500亿美元贷款;并且表示,“我们致力于与国际伙伴一道,继续向乌克兰及乌人民提供军事、预算、人道主义和重建支持”。

6月15日,除了美国总统拜登外,七国集团领导人又转场去瑞士参加专门讨论乌克兰问题的“和平峰会”,据统计全球共有90多个国家参会,目的也是为了在政治上将俄罗斯逼入绝境。

由此不难看出,西方国家仍在想方设法孤立俄罗斯,极力遏制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

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在瑞士落幕。

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在瑞士落幕。

(二)

俄罗斯被称为“战斗民族”,怎可能屈服于西方国家?

就在乌克兰“和平峰会”闭幕之际,俄罗斯宣布普京将去朝鲜、越南访问,向世界展示俄罗斯也有很多朋友。

近年来,面对西方国家的最大规模制裁,俄罗斯也开始有步骤的反击——

一边指责美国把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强加于世界,搞“全球性新殖民主义独裁统治”;

一边与亚太、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国家建立更加牢固的关系,呼吁建立“平等、不可分割的安全架构”,共同反对非法单边制裁措施,发展“不受西方控制的贸易和相互结算体系”。

事实证明,俄罗斯并没有被西方国家的制裁所压垮。

诚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所说,“尽管华盛顿、伦敦和布鲁塞尔策划了反俄狂欢,但我们正在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加强友好关系”,“西方通过用警戒线包围我们来孤立俄罗斯的计划已经完全失败”。

6月20日,在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主席府,越南国家主席苏林与到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新华社/越通社

6月20日,在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主席府,越南国家主席苏林与到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新华社/越通社

(三)

普京访问朝鲜、越南,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象征性访问,相互之间有不少实质性合作内容。

朝方授予普京“金日成勋章”,俄朝签署多份文件,双方将在经贸、教育、旅游、文化、人道主义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并把双边合作提升到“更高水平”。

正如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所说:“我们两国的关系正在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俄罗斯“感谢越南朋友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审慎立场,以及推动寻求和平解决危机之真正途径的意愿”,俄越同意促进两国在农业、教育培训、文化、旅游、人文交流和地方合作等其他重要领域的合作。

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俄罗斯与朝鲜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条约中规定,当任何缔约方遭受侵略时,另一方将向其提供援助。

普京还表示,俄罗斯不排除根据《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与朝鲜发展军事技术合作的可能。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与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在平壤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新华社/朝中社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与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在平壤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新华社/朝中社

(四)

普京的反击,还体现在公开讲话中:

一是公开表示俄罗斯战略核力量始终处于全面战备状态,“俄方正密切关注西方国家的行动,一旦西方国家增加威胁,俄方将作出‘相应适当反应’”;

二是表示俄罗斯可以响应与乌克兰进行谈判的提议,但谈判不是基于“一些虚无缥缈的形式”,而是基于在伊斯坦布尔和明斯克达成的相关协议,“如果乌方把谈判与俄方撤军相关联,那么谈判将无法进行”。

这其实是俄方对俄乌冲突停火条件的重申——普京14日表示,当乌方将军队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撤出,并宣布不会加入北约之后,俄方将第一时间宣布停火并开始谈判。

这些强硬讲话,传递出俄罗斯不会屈服于西方国家制裁打压的强烈信号,俄乌和平的希望比较渺茫。

 俄罗斯总统普京14日表示,当乌方将军队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撤出,并宣布不会加入北约之后,俄方将第一时间宣布停火并开始谈判。 新华社发

俄罗斯总统普京14日表示,当乌方将军队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撤出,并宣布不会加入北约之后,俄方将第一时间宣布停火并开始谈判。 新华社发

(五)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冷战思维抬头,零和博弈加剧。

俄乌冲突以及美欧和俄罗斯之间的对抗就是突出表现,为世界带来了诸多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真诚呼吁各方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

编辑 钟金秀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