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封开干部劝离水浸区村民:“宁让群众骂,也不抱侥幸心理”

南方+ 记者

6月21日13时30分,西江肇庆封开江口站出现22.48米的洪峰水位(警戒水位17.80米),超警戒水位4.68米。由于受西江洪水顶托影响,地处西江干流与蟠龙河交汇处的封开县平凤镇蟠龙村内涝严重。一场度汛“保卫战”正在打响。

平凤镇党委委员刘海清告诉记者,镇、村干部职工三班倒24小时在安置点服务群众、看护大堤,同时,有两支服务队动态巡逻,劝导在外的群众暂时不要返回家中。

“因为村里的居民长期居住江边,不少人以打渔为业,所以感觉自己熟悉水性、见惯风浪,容易麻痹大意。”刘海清介绍,镇、村干部和志愿者相当一部分工作在劝导住在高处的群众不要下水、已经安全转移的群众先不要归家。

封开县平凤镇蟠龙村内,洪水已经淹没房屋,受灾群众已被转移。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封开县平凤镇蟠龙村内,洪水已经淹没房屋,受灾群众已被转移。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封开县民兵应急连连长、平凤镇综合应急服务队领队聂炬辉带领一支以退役军人为主的志愿服务队,驾驶冲锋舟在水浸区域巡逻,若有发现即劝阻村民离开。

而在此前,从6月15日收到洪水预警开始,平凤镇班子分为多个小组,和村干部一同,逐家逐户劝离低洼处村民。对于个别不肯离开的村民,村干部耐心劝导,直到村民愿意转移。

“你什么时候搬,我什么时候走,我就在你家陪你坐。”刘海清说,对于有村民担心家里有财产损失,镇、村干部会一起搬运,陪着村民离开;有行动不便、身患疾病的老人,镇里还会协助把老人转运至卫生院看护。

蟠龙村的党员志愿者和退役军人转移残疾行动不便老年人。受访单位供图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蟠龙村的党员志愿者和退役军人转移残疾行动不便老年人。受访单位供图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也有个别村民急起来说“我知道发大水,我是渔民!不用来劝我了!”但是,镇、村干部们“软磨硬泡”讲情况、说道理。

刘海清说:“按照防汛预案,保障村民安全,我们宁可让群众骂,也不抱侥幸心理。”

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封开县平凤镇蟠龙村根据汛期水位变化提前预警,严格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从蟠龙村出来,驱车几分钟来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封开园区)内,一处临时的村民安置点就设在一栋闲置的厂房一楼。在厂房外,儿童嬉戏追逐,老人们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晒着太阳,与被洪水浸泡的村庄形成了反差。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封开园区)安置点内,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正在认真写作业。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封开园区)安置点内,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正在认真写作业。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安置点内,多台大功率风扇正在运转,这里安置了来自蟠龙村、凤塘村、五一村的一百余名村民,多数为老人和儿童。三个村的居民分别被集中安置在了三个不同的区域,在与休息区域有一定距离的空地上,还专门为在此暂住的中小学生开辟了学习区。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封开园区)安置点内,小学生开心地吃晚餐。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封开园区)安置点内,小学生开心地吃晚餐。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现场,镇村两级干部往来巡视,平凤镇卫生院派出医生和护士,准备了各类常用药品待命,以便及时解决村民们的各类问题。

“安置在这里的群众生活都有保障。”平凤镇委书记刘守威也在安置点内,他在安置点内来回穿梭,了解群众的各项需求,并协调现场党员干部的各项工作。“现在基本的生活用品充足,水、食物等储备能够满足安置点群众的需要,我们还会准备为群众准备一日三餐。”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封开园区)安置点内,党员干部将晚餐派发到每一个群众手中。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封开园区)安置点内,党员干部将晚餐派发到每一个群众手中。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刘守威还透露,自蟠龙村发生险情转移群众以来,不少心系家乡的平凤镇乡贤踊跃捐款捐物,还有本地的餐饮店也为安置点的村民提供了有保障的饮食,本地爱心企业也提供了闲置的板床供安置点使用。

下午六点刚过,一台载着百余份盒饭的皮卡驶进了安置点内,安置点的干部们迅速卸车、清点、装箱并分发到每一个床位上。当晚的晚餐里有香菇鸡、炒肉、青菜,不少群众将饭菜端到桌椅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封开园区)安置点内。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封开园区)安置点内。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从安置点内出来,夏至日的夕阳穿过云层照下了地面,洪峰已经过境,水位正在减退,距离安置点群众返回家园的日子,又近了一天。

【采写】南方+记者 卢逸轩 吴帆 王越莹

【拍摄】南方+记者  卢逸轩 许舒智

【统筹】马喜生 


编辑 刘舜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