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达到51.9%,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共有各类眼底病患者超4000万,近50%的患者年龄分布在40-60岁之间,眼底疾病也成为老年人一大健康杀手。
如何帮助“一老一小”保护好“心灵的窗户”,让眼睛更加健康明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团队专家来为大家支支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程浩
一老:
近50%的眼底病患者年龄在40-60岁之间
目前,我国共有各类眼底病患者超4000万,近50%的患者年龄分布在40-60岁之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黎健菁解释,临床上常将玻璃体与视网膜疾病称为眼底病,具体疾病很多,比如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裂孔,黄斑病变,视网膜动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疾病等等。
眼底病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视觉能力,严重的可致盲。“我们认为眼底疾病,尽早治疗很重要!多数眼底病患者在第1年视力下降明显,以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为例,这个疾病是导致工作年龄人群视力损伤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为了最大程度提升视力,需要进行规范化眼底注射治疗。”
很多患者不想在眼球内注射治疗,那么可否用眼药水、口服药替代眼内注射呢?黎健菁主任介绍:“其实,眼药水和口服药不能替代眼内注射。药物通过眼内注射的方式,可以直接将有效成分输送到眼底,直接作用于病灶,提高药物吸收率,保证良好疗效。而且注射用的针非常细,注射前眼球表面麻醉,无明显疼痛感。”
一小:
儿童近视率居高不下,防控关口前移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8年53.6%下降到2022年的51.9%,但近视防控依旧任务艰巨。
“目前,根据近视防控策略,我们把近视进行了分期,包括近视前驱期、近视发展期、高度近视期、病理性近视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治医师林健强表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早地发现近视的趋势,比如孩子还未发生近视,如果体检发现远视储备已低于正常年龄范围的下限,即远视储备不足,那么孩子就可能是近视发生的高危群体。这部分儿童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负荷等综合措施干预,则可有效减少近视的发生。
“我们建议应从新生儿期开始对儿童定期进行儿童眼保健,从3岁开始进行屈光筛查,定期检查儿童的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以及眼轴长度等,评估远视储备情况,建立儿童视力和眼屈光发育档案。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儿童应加强定期随访。”
总有一些家长觉得孩子近视也没有关系,反正可以戴眼镜或者激光手术矫正。林健强医生表示,视力损害后,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当近视不断进展,可能导致严重的眼部问题,如视网膜脱离、青光眼、黄斑变性,甚至致盲,因此切不可忽视。
防控:
不宅家,每天户外活动
目前,角膜塑形镜、离焦眼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等近视矫正方法不断涌现。很多人以为戴眼镜、激光手术等可以让视力提高到1.0或者更高,恢复了清晰的视野就是治好了近视眼。
其实不然。
林健强医生表示,这些方法对于延缓近视有一定的效果,比如近视的手术矫正是通过手术方式改变眼的屈光度,目前在临床上主要方法有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近视矫正手术需要严格按照各类手术的禁忌证和适应证进行检查和实施,主要适用于18岁以上、屈光度稳定的近视人群。应当注意手术只是矫正了屈光度,并未从根本上治愈近视,术后仍然需要定期检查眼底等。
为预防近视,林健强医生建议儿童不宅家,每天户外活动。每天保持2小时以上户外运动,每周不少于14小时,课间多走走,体育课多活动,周末不宅家。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和不正确用眼。
治疗:
普及日间手术,提高服务效率
为了提升眼科医疗服务效率,国家卫健委在《“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中提出,完善眼科日间手术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在做好白内障、屈光不正等患者日间手术基础上,逐步扩大病种范围,持续提升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力争“十四五”末,三级眼科专科医院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达到60%。
之所以要提出加大日间手术的服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程浩教授表示,日间手术即患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入院、手术和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这样可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方便陪护,降低医疗成本,减少等候时间,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2001年开始,广医一院在全国较早开展日间手术,同期武汉、上海、成都、北京等地陆续开展。对于全身健康状况良好、依从性好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且并发症风险较低的手术,如白内障手术、斜视手术、青光眼手术、屈光手术、大部分眼底手术等,都适合进行日间手术。目前医院的日间手术已经占择期手术的90%以上。”程浩教授认为,未来眼科日间手术将会更加普及,成为主流的手术模式。
(转自:羊城晚报-羊城派)
指导专家
程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方向:
擅长眼底病、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儿童眼疾等疾病诊治,此外还擅长斜弱视及眼眶、眼部整形。
出诊时间:
荔湾区.大坦沙院区
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越秀区.沿江院区
周一上午
黎健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方向:
擅长白内障诊断及手术治疗,眼表疾病、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青光眼的诊断及治疗。
出诊时间:
荔湾区.大坦沙院区
周五上午
越秀区.沿江院区
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林健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
专业方向:
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眼底病等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
越秀区.沿江院区
周二、四、六全天
(具体出诊时间敬请关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信公众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院多区)
▲沿江院区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路151号)
▲海印院区
(广州市海珠区康大路1号)
▲大坦沙院区
(广州市荔湾区桥中中路28号 珠江大桥旁)
▲珠海横琴院区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宝兴路118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