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脑卒中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是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危险因素。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给临床提供更科学、精准的检查依据,帮助更多头颈血管病患者战胜疾病,东城医院放射科应用先进的1.5T磁共振成功开展磁共振头颈血管(MRA/MRV)检查新技术。接下来,由放射科专家带您深入了解~
一、医院日常诊疗中都有哪些检查可以直观清晰显示头颈部血管?
血管彩超检查:可以在无创下显示出血管的解剖结构、管腔内径大小、有无动脉硬化斑块以及血流量等情况。血管超声检查可以较为直观地检查血管,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但比较难以准确识别病变的厚度与组织成分,同时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及设备要求比较高,因此适宜对疾病相对稳定的患者进行筛查。
血管造影检查:通常包括CT血管造影(CT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它是将碘试剂注入血管内进行产生密度差使血管显影。CTA能够清晰显示全身各部位血管细节,对于血管变异、血管疾病,以及显示病变和血管关系具有重要价值。DSA作为金标准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血管系统疾病,还可以辅助相关疾病治疗。
但DSA检查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在检查前需要进行动脉插管,有创伤的侵入性操作,在技术手法上有较高要求,并且需住院检查;而CTA检查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才能让血管与周围组织区分开来,对于碘剂过敏或者严重的心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则不适宜做CTA检查。
二、什么是头颈血管成像检查?与传统“打药血管成像”(DSA、血管CTA等)对比又有哪些优势?
TOF- MRA检查是利用流动血液的流入增强效应来进行磁共振血流成像。它是利用了流动的血液和静止组织在快速射频激励过程中的不同反应进行成像,头颈MRA检查时,血流因流入增强效应而在磁共振图像上呈高信号,它不但能够显示头颈部动脉血管的形态,而且能够提供血流方向和流速方向方面的信息。TOF- MRA检查技术主要应用于检测大脑动脉狭窄、动脉瘤、动脉瘤等动脉系统的异常,在神经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PC -MRA检查是利用血液的流体相位对比效应来进行磁共振血流成像。图像的信号强度与流速有关,其流速越快,信号越强;PC -MRA检查中正向血流表现为高信号,流速越大信号越强;反向血流表现低信号。PC -MRA检查MRV主要用于检测静脉血栓栓塞、静脉瓣膜功能异常、颅内静脉窦血栓等问题,在深静脉血栓栓塞和颅内疾病的评估起到重要作用。
年轻患者的案例回顾
患者1:
27岁的张先生经常性头晕、头痛甚至耳鸣等症状,临床医生问诊后考虑颅内血管异常。由于患者对碘剂过敏,于是临床医生为其选择头颅脑MRA检查,MRI影像显示如下:
通过头颅MRA检查可以看出:张先生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狭窄,右侧大脑动脉后交通支缺如变异。
患者2:
26岁的岑先生最近总会持续性头痛,咳嗽、用力甚至会加重头痛。临床医生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有颅内压增高症状,为进一步明确病因,临床医生为其选择头颈MRV检查,MRI影像显示如下:
通过头颅MRV检查:考虑岑先生下矢状窦部分静脉血栓形成。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MRV)是一种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的特定组合来检测血管结构和形态的成像技术。与CTA或DSA等检查方式不同,它不需要注射对比剂即可提供高分辨率的头颈部血管图像,帮助医生诊断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血管畸形等。
头颈部MR血管成像具有安全无创、多角度观察等优点,虽然目前对小血管和小病变的显示效果还不够理想,不能完全代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有创检查方法。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MR血管成像的效果和应用范围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三、东城医院放射科MRI检查预约检查流程:
1、患者提交预约检查申请单,放射科工作人员核对检查确认单;
2、工作人员和患者沟通,告知检查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3、及时登记安排患者等待检查;
4、叫号后,患者自报姓名或出示手环,工作人员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技师问询病史,明确临床检查目的;
5、工作人员带患者进入检查室,按各部位的检查要求,选择合适的线圈并将靶器官中心与所选线圈中心对齐,摆好体位。同时训练患者呼吸方式以配合检查;
6、技师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同时再次查对纸质申请单与机器内患者的电子信息是否一致;
7、选用最优的检查序列进行扫描;当班技师将所有病人图像上传至PACS供诊断医生诊断影像;扫描结束后,依据最大限度显示病灶的原则,及时排版打印胶片和整理检查报告;
8、工作人员给患者取报告的凭证,并告知取报告时间,地点。
东城医院放射科
东城医院放射科是按照二级甲等医院要求组建的医技科室,分诊断、技术和护理三个专业组,承担着总院、两个门诊部及社卫中心转诊病人的CT、DR、口腔全景、乳腺钼靶等各种放射影像检查以及各种健康体检检查。24小时应对胸痛、卒中、创伤等各种危急放射检查。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医师1人,主管技师1人,技术员3人,主管护师1人,护士2人。
科室仪器设备:
PHILIPS 1.5T磁共振,GE 64排能谱CT,明峰医疗62排方仓CT,日本东芝16排全身CT机,德国西门子和飞利浦的数字化摄影系统(DR),日本岛津遥控数字胃肠造影机,芬兰数字化口腔全景拍片机,雪鹰CBCT多功能口腔全景,意大利全数字乳腺钼靶DR机。能够完成全身各部位的拍片检查、CT、MRI扫描和专科的口腔全景、乳腺数字拍片检查。
科室专家介绍: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放射诊断专委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核医学专委会委员,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和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客座教授。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放射诊断专业,从事临床影像诊断工作30余年,有多年三甲医院从医经历。曾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X线、CT、MRI、钼靶等综合影像诊断。
毕业于广东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曾进修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和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熟练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放射诊断,对疑难病的放射诊断有深入了解。
东莞市医学会放射分会会员,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20余年,曾到中山大学附属三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各系统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及丰富的工作经验。
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影像技术专业,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10余年,具有多年三甲医院影像医学工作经历。熟练掌握X线、CT、MRI、钼靶等影像检查技术,曾于中山市人民医院学习MRI临床应用技术和哈尔滨学习GE CT临床应用技术。
科室地址:
东莞市南城路75号东城医院住院部一楼放射科。
咨询电话:
0769—38826505
供稿/ 放射科 林炜盛、王珍妮
编辑/ 黄宇娃
校对/ 黄叶香
审核/ 陈国威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