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在广州召开。会上,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通报表扬获2023年考核评价优秀等次的区县名单,从化区榜上有名。自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从化区闻令而动、擂鼓出战,紧紧围绕省市部署,坚持生态为本、产业强区、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扎实推动典型县以及1个典型镇、13个典型村培育创建工作,奋力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近期,从化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区融媒体中心,走进从化区的13条村居,一探“百千万工程”先进村居的生动发展实践,并推出“百千万工程”先进村居发展纪实专栏报道。
鳌头镇高平村
干净整洁的村道、规划有序的小菜园、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行走在鳌头镇高平村的乡村小径上,一幅幅秀气典雅的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近年来,高平村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区、镇关于“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要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以党建为引领,以国家级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狠抓试点建设、产业发展和环境整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不断推动产业旺、农村美、村民富。
聚焦党建引领
加力提速试点建设
2021年,鳌头镇和从化区先后被纳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名单,鳌头镇率先谋划的万亩良田示范项目就落地在高平村等8个行政村。对此,高平村紧抓试点契机,全面加强党对试点项目的全面领导,构建了“村级党支部—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五级基层组织架构,严格按照镇《项目工作方案》《资金补偿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和标准,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专班、一张蓝图、一抓到底”。
同时,为了让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百千万工程”中,高平村充分发挥村干部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需求的优势,与村民建立“工作交心、日常谈心、生活关心”的互动机制,开诚布公洽谈土地流转、房屋租赁等事宜,并多渠道动员党员、乡贤代表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夜间走家串户宣传试点政策。此外,利用春节、端午等节假日村民返乡契机召开协调会、座谈会,在送上节日祝福和关怀之余,仔细介绍项目情况和未来成效,广泛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将群众基础好的社优先纳入整治范围,并签订同意书和承诺书,切实将村民意愿转化为推动全域试点的内生动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平村在2个月内便完成了超2000亩土地流转工作。
聚焦多方参与
加力提速环境整治
高平村以环境整治工作为契机,以“党建红”“志愿蓝”带动“环境绿”,积极发动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固定将每周五定为“人居环境整治日”,实施“网格化”管理,由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户,一级带着一级、干部带着群众,合力整治房前村后,并利用房前屋后、村道巷道、村边水边、空地闲地见缝插绿、留白增绿,打造“四小园”生态景观。今年以来已累计种植三角梅、桂花等616棵,推窗见绿、行路成荫、四时常绿、处处皆景的绿美乡村画卷正逐渐从图景变为现实。
“现在村里的道路畅通宽敞了,以往杂草丛生的地方也在镇、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摇身变成一个个干净的小果园,很多外出的村民看到家乡的变化,都想回来这里生活了呢。”高平村元塘社兰姨说道。
这是高平村推进农村风貌房改造工作中的缩影。该村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各出一点,全面落实《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农村风貌房改造试点实施方案》,坚持“塑形”“铸魂”两手抓,充分尊重村民实际情况和本地风俗文化,成立3个农房风貌管控工作小组,由村两委成员担任小组长,压实责任、主动作为,全面调动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企业、村集体、乡贤和村民等各类主体积极性,以捐资金、捐材料、献技术、出人力等形式支持农村风貌房改造,鼓励屋主为施工单位提供接水、接电、住宿、仓储和投工投料等服务,落实村民主体责任,现已完成282栋农房外立面改造,推动高平村旧貌焕新颜。
聚焦产业发展
加力提速强村富民
环境变化了,如何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让村民富起来,切实享受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福利呢?对此,高平村充分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国字号品牌优势,发挥广州从化现代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企引领支撑作用,按照“农业+”运营模式,科学规划农文研旅功能区,引入哈维农业等市场主体,携手发展主粮种植、休闲观光、种子研发、研学培训等多业态农业,促进国企民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已种植水稻超3000亩、玉米超2000亩,项目核心区呈现“万亩良田连绵、成群白鹭齐飞”的壮美景象,并先后承接了省全国土地日、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会、市区“百千万工程”现场会等活动调研。
此外,高平村积极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和“强村公司”模式,搭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共享平台引导土地流转,将土地租金返利给村民,同时通过提供就业岗位,让本地劳动力和工匠手艺人就近就业等方式,为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探索可持续路径,目前已带动高平村集体增收超80万元,同比增长164%,村民年收入同比增长约25%。
接下来,高平村将紧抓“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创建契机,聚焦国家级试点建设、村集体和村民增收、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更坚决的态度和更扎实的举措,高质高效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抓试点。坚持专班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万亩良田示范项目建设,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倒排时间全力推进农田整治、村庄整治等重点工作,着力破解“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的“四化”问题,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努力实现“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
促增收。积极配合广州农投集团开展市场化运营,导入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航空农业等“农业+”产业,融入科研、培训、研学、旅游等元素,建成集农业种植、农技研究、农学体验、农事盛会于一体的现代智慧农业公园,促进土地升值和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摸清资源资产盘活情况,以租赁、合营等形式盘活村中闲置土地,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文旅项目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互惠合作关系,切实增加村集体收入。
优环境。探索乡村治理积分制、环境卫生红黑榜等制度,全面加强项目涉及村社的环境整治,重点抓好元塘社“六乱”治理、农房风貌提升等工作,鼓励引导村民做好门前“三包”,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生态板块,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持续塑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特色乡村风貌。
文图:李烨威
视频:邓静西
编辑:莫静贤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