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由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公共服务办(科教文组)主办,新塘教育指导中心协办的新塘镇第二届传统文化暨龙舟主题作品展开幕式在增城图书馆新塘分馆举行。即日起至暑假期间,展览面向社会公众持续开放,市民可以前往参观感受传统龙舟文化魅力,体验新塘本土文化风情。
增城区东方红童幼儿园、新塘镇中心幼儿园、新塘镇第二小学的儿童青少年带来了舞蹈《盛世欢腾》《看龙舟》,民乐合奏《步步高》等传统文化表演,拉开了展览的帷幕。
开幕式现场,新塘镇与《荔乡拾贝》作者湛汝松共同把书写增城本土人文历史的书籍赠送给参与活动的学校、幼儿园,以此鼓励师生们再接再厉,为弘扬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展览共吸引了新塘镇23所学校、幼儿园积极参与,师生们结合传统龙舟文化与本土人文历史,充分发挥各自创意,用心制作而成395件优秀作品汇聚在图书馆集中亮相。
市民在这里既可以看到“变废为宝”的环保小龙舟、五彩缤纷的旱地龙舟,也可以近距离观赏新塘龙舟例景的壮观场面,还可以参观新塘牛仔龙舟布贴画、端午主题手工刻纸画以及各式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眼界大开。
市民邓女士和女儿本来打算过来借书,一踏入图书馆就被一楼展厅里的展览吸引了,特别是其中的各式龙舟主题手工艺品让她们感到很惊喜。邓女士表示:“没想到小朋友们动手能力这么强,政府举办这么有意义的活动,让很多小朋友还有家长都可以了解龙舟文化。”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十八,新塘一带都有“龙舟景”,龙舟例景已成为广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文化活动。为了更好地传承龙舟文化,新塘镇去年举办了第一届儿童龙舟主题文化作品展,首次将龙舟手工创作搬进图书馆,让广大市民通过“沉浸式”场景体验龙舟文化。
今年举办的第二届作品展,该镇在原来的基础上“加码”升级,对本土人文历史的宣传也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新塘是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三部尚书“甘泉先生”湛若水的故乡,这次展览中,甘泉文化等本土人文特色也是其中主角。师生们各展所长,通过多种表现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新塘镇中心幼儿园这次参展的作品主要是围绕幼儿园新塘本土文化园本课程进行选材,将龙舟、荔枝、甘泉文化、亲子绘本制作等内容融入学习课程中,其中30幅《我心中的甘泉爷爷》,是该园大班孩子在开展湛甘泉故事课程中根据自己的想法画下来的,还有水墨瓜岭长画卷,每张长约5米,也是老师和小朋友共同完成。
增城区群星幼儿园的师生共同制作了一个两米多高的湛甘泉像泡沫浮雕,后面还写有人物生平事迹简介及该园以甘泉文化与新塘“五风”品牌教育为依托的教学理念介绍。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也没有浪费,师生们还全部利用起来做成了“增城地图”,让更多人能了解增城本土文化。
近年来,新塘镇以“打造岭南水乡文化、擦亮甘泉文化品牌”作为文化工作的主旋律,通过推广非遗文化“两进”(进校园、进社区)、举办甘泉文化节、宣传龙舟文化等一系列举措,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文化为引领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塘镇很多学校、幼儿园也纷纷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东方红童幼儿园就是其中之一,该园围绕二十四节气以及中国传统节日定期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充分激发小朋友们的参与热情,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丰富内涵。
民俗与民间文艺家湛汝松先生表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传承和创新。展览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小朋友参与制作有关龙舟的作品,而且能看到小朋友以多种新颖形式展示的扒龙船场景,现场呈现出齐心合力、奋勇向前的气氛。这正是龙舟文化精神所在。我希望这样的活动今后可以多办,在不断传承中不断创新。”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张丽 何广房 文/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